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崔皓低声道:“薛兄必知,董贼诛杀卢、裴、杨、柳四族满门,如今,关中世家元气大伤。”
     “惟有你我两家幸免,为主上效力。”
     “然而,主上麾下群臣,大多是陇西、汉中、剑南人士,却少有关中子弟。”
     “我一人独木难支,还需薛兄助力。”
     薛衍思绪一转:“贤弟之意,莫非让我回返长安?”
     崔皓摇头:“我并非此意。”
     “如今,天下未平,尚有薛兄用武之地,领兵坐镇三州,却是正好。”
     见薛衍迷惑不解,他直言道:“若要得主上看重,时时想起,莫若结亲。”
     “结亲?”薛衍恍然,“贤弟之意,让我将小女嫁予主上?”
     “正是!”崔皓笑道,“令爱天资聪慧,非寻常女子可比。”
     “依我看来,惟有嫁给主上,方才不负此生。”
     薛衍微微蹙眉:“如此一来,岂非嫁女求荣?”
     崔皓大摇其头:“薛兄此言差矣!”
     “薛家并非无人,不光有薛兄领兵在外,为左威卫大将军,还有令郎,为记室参军,颇受主上重用。”
     “怎能说嫁女求荣?”
     “与主上结亲,不过是更添一分保障罢了。”
     “这等事,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皆屡见不鲜,薛兄不必排斥。”
     薛衍思索片刻,缓缓道:“小女终身大事,容我考虑一番。”
     “这是自然!”崔皓笑道,“主上文武双全,有望一统天下,能与主上结亲,可是难得之机。”
     “薛兄莫要错过,悔之不及。”
     薛衍缓缓点头。
     ……
     话分两头,京畿道、商州、上洛城。
     自从陈佑驾崩,高楷夺取长安城的消息传来,商州刺史便准备上表归降。
     恰巧,赵喆率领兵马,传来檄文,他便顺水推舟,献城归附。
     赵喆大喜,派人前往丰阳、洛南、上津、乾元诸县,所过之处,皆望风而降。
     然而,商洛县令曹斌据守武关,拒不归降。
     赵喆点齐兵马,兵临武关,正要率军攻城,忽闻斥候来报,曹斌面北磕头,自刎而死。
     “曹县令忠心可鉴,将他厚葬了吧。”他不由叹道。
     “是!”
     守将既死,城中士卒并无抵抗之心,即刻开门归降。
     赵喆率众入城,笑道:“这一路走来,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商州六县,着实可喜可贺。”
     “立即派人,传捷报至长安。”
     “遵令!”
     翌日,高楷听闻,自是大喜:“关中四塞,萧关、散关、潼关、武关,尽在掌控。”
     “京畿道六州皆得,着实双喜临门!”
     “恭喜主上!”众文武齐声道贺,个个开怀大笑。
     高楷郑重道:“此番拿下京畿道,仰赖诸位将士浴血厮杀。”
     “传我军令,有功者一一论功行赏,战死者多加抚恤,不得有误!”
     “得令!”
     “尔等随我征战,出谋划策,冲锋陷阵,拿下长安城,劳苦功高。”高楷继续说道。
     “命礼部司,择一吉日,我将按功封赏!”
     “谢主上!”众人喜不自胜。
     徐晏清蓦然开口:“主上,京畿道既定,长安尽在掌控,您正可顺应民心,进封秦王。”
     众文武听闻,齐声劝进:“请主上顺应民心,进封秦王。”
   

第452章 屡见不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