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片刻后,忽见千牛卫去而复返,惊慌道:“陛下,许晋逃出大营,不知所踪。”
     石重胤怒气上涌:“还不快去追?”
     “抓不到他,不必回来见朕!”
     “是!”千牛卫慌忙去了。
     “滚出去!”石重胤余怒未消,一脚踹去。
     鲜于通一时不防,被踹倒在地,却不敢多说半个字,只能咬牙退出营帐。
     待他离开,刘茂劝慰道:“陛下息怒!”
     石重胤冷哼一声:“若非他追随朕多年,朕早就将他杀了。”
     刘茂心中窃喜:鲜于通这眼中钉,终有一日可以拔去。
     是夜,帐中靡靡之音再响,却将许晋之言抛到九霄云外。
     ……
     却说陇山之间,许晋正策马疾驰。
     “陛下对我早有杀心,只是隐忍不发。”
     “鲜于将军屡立战功,遭人嫉恨,必受贬黜,不过,应无性命之忧。”
     “我已留书一封,足以报答救命之恩。”
     白日里,他见石重胤久攻陇城不下,恼羞成怒,便心知不妙。
     若不及早离去,必有身死之祸。
     于是,单人独骑,悄然出了大营,潜入山谷之中。
     远望月色,他喃喃自语:“魏帝不听劝谏,必败无疑。”
     “番须道为撤军必经之地,秦国公用兵如神,怎会不设伏兵?”
     “为今之计,唯有越过陇山,经陇州,前往岐州,投奔陆刺史。”
     他与岐州刺史陆纪览,本为故交,可托庇一时。
     “不过,这非长久之计。”
     “董澄谋朝篡位之心,丝毫不加掩饰。”
     “为人阴狠多疑,好猜忌,又不知用兵之事,绝非明主之相。”
     “或可向东,去河东道投靠赵王,抑或南下,投靠夏王窦至德。”
     他本想投奔高楷,却又担忧此前为敌,高楷不能相容。
     只好另谋出路。
     “唉,我已年过不惑,早生华发,却不得明主,至今仍漂泊无依。”
     念及此,许晋忍不住悲从中来。
     他自幼熟读兵法,立志成为一代名将。
     只可惜,飘零半生仍在蹉跎岁月,纵有满腹韬略,也不得施展。
     月色朦胧,一声声叹息融入寂静山林。许晋渐行渐远,身形逐渐化为一个黑点,消失在崇山之间。
     另一头,鲜于通回返营帐,正怏怏不乐,忽见一员小卒,奉上一封书信。
     “大将军,卑职在许校尉帐中发现此信。”
     “哦?”鲜于通面露惊讶,打开一观,不由长吁短叹。
     “陛下容不下这等大才,迟早有不测之祸。”
     想了想,他唤来一名亲卫,耳语一番。
     不多时,便见帐门开启,数个身影溜出,不知所踪。
     月上中天,夜色越发深沉。
     魏军帐中,一众士卒皆沉沉睡去,鼾声四起。
     偶尔有马儿打个响鼻,衬托着黑夜越发寂静。
     营外三里,高楷率大军悄然行进,倏然勒马,低笑道。
     “石重胤治军不严,有眼无珠,正该有此一劫。”
     鲜于通赔笑道:“秦国公所言极是!”
     “他不过碌碌之辈,怎能与您媲美。”
     高楷淡笑一声:“此战得胜,你当居首功,我不

第395章 九霄云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