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排布,前军为陌刀手,中军为骁骑,后军为弓弩手,依次前进,秩序井然。
     一时间,金鼓齐鸣、五色旗帜鲜明招展,遮天蔽日。
     董澄端坐御榻,朗声笑道:“崔鸿渐,孤京畿道儿郎气势如何?”
     崔鸿渐微微冷笑:“我蜀国以仁德治民,并不以穷兵黩武为荣。”
     “大胆!”王宗仁勃然变色,“无知之辈,怎敢大放厥词?”
     崔鸿渐仰头大笑:“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方才好用凶器。”
     “若单以武力震慑,而不行仁道,国家必亡。”
     “你……”王宗仁气得浑身发抖。
     董澄面色阴冷:“你满口仁德,却手无缚鸡之力,可能抵抗我刀枪剑戟?”
     一股杀气悄然蔓延,叫人寒毛直竖。
     崔鸿渐却怡然不惧:“以力服人,非心服也;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齐王为一道之主,万民仰望,然而,所言所行,竟与一介匹夫无异,实在可叹可笑!”
     “竖子!”董澄恨得咬牙切齿,却碍于胸无文墨,无言以对。
     卢思管见此,喝道:“崔鸿渐,你敢以下犯上?”
     崔鸿渐且笑且叹:“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齐王骄傲自满,意欲凭借武力,震慑人心。”
     “卢侍中,你竟愿辅佐一介昏主,只知武力不晓仁德?”
     卢思管哑口无言。
     董澄额头青筋直跳:“孤何须仁德,只需稍动武力,便可将蜀国化为齑粉。”
     崔鸿渐讽刺道:“我家大王虽无经天纬地之才,却有兼容并包之心。”
     “何况,若论仁德,高郡公声名远播,若论武力,高郡公自起兵以来,百战百战,未尝败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齐王自比高郡公,如何?”
     董澄恼羞成怒,喝道:“来人,将这狂妄之徒枭首示众!”
     “是!”数个刀斧手一拥而上。
     崔鸿渐面色从容,恍若不知死期将至。
     卢思管劝谏道:“大王,崔鸿渐虽无礼狂妄,却为蜀国使者。”
     “贸然斩杀来使,于您名声不利。”
     “还请大王三思!”
     董澄怒气稍解,挥手道:“将这狂徒乱棍打出,逐出长安。”
     “是!”刀斧手凶神恶煞,个个狞笑。
     “不必了!”崔鸿渐整肃衣冠,淡然自若,“下官自会离去,不劳齐王费心。”
     他稍一拱手,大踏步出了校武场。
     董澄恨声道:“待来日,拿下蜀国,定将此僚千刀万剐,以泄孤心头之恨!”
     王宗仁宽慰道:“大王不必动怒。”
     “这不过一介酸儒,逞口舌之利,夸夸其谈,却无安邦定国之策,只会断章取义,懦弱无能之辈罢了。”
     董澄倏然一笑:“宗仁所言在理,待刀斧加身,什么仁义道德皆是虚妄,唯有痛哭求饶,后悔不迭,才是酸儒本色。”
     君臣二人所见略同,卢思管却满心疑虑。
     崔鸿渐本为求援而来,却遭驱逐,这岂非将蜀国推向高楷?
     纵然有尹真人出手,斩杀高楷,拿下四道,也胜之不武,不得人心。
     可惜,大王志得意满,听不进劝谏。
    喜欢。
  

第369章 大放厥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