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三竿。
     麾下三千守卒见此,乐得清闲,一个个敷衍了事,闲时聚众玩乐,并不将守关当回事。
     毕竟,数十年未见敌军来攻,守备早已荒废,便是城墙也无人修葺,杂草丛生,斑驳陆离。
     若非孟之祥力谏,蜀国君臣,怕是早已忘了,国中尚有这一道险关。
     只是,世事难料,何重贵及三千兵卒皆懵然不知,早有一支敌军在外窥视。
     江油关北面,凤翅山山,旌旗招展。
     高楷远望山下关城,不由赞道:“这江油关果然险峻异常!”
     放眼望去,一座巍巍关城,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
     北面,凤翅山、鹰嘴岩遥相对峙,淙淙涪江水从中流过,浊浪翻卷。
     东南方,夫子岩、箭杆岭并立,直插云天,高不可攀。
     过了江油关,往南去,便是成都平原,千里沃野。
     李光焰附和道:“大周开国之时,在汉朝刚氐道的基础上,新建此关,山势严峻,地扼要冲。”
     “自古以来,便是蜀地通往陇右的咽喉之地。”
     “素有扼拒东南,藩篱西北,川蜀保障,夷夏襟喉之美誉。”
     杨烨哂笑道:“如此一座险关,蜀国君臣竟将其荒废,何其不智。”
     李光焰叹道:“蜀国军民承平数十载,早已忘了昔年兵戈铁马,战火纷飞之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高楷淡笑道,“个个希冀岁月静好,却少有人居安思危,国家怎能不亡?”
     杨烨颔首道:“主上所言极是。”
     唐检倏然开口:“这江油关易守难攻,倘若关中守卒一味坚守不出,我等虽有一万兵卒,一时也难以攻破。”
     “须得想个办法,将何重贵引出关外,一举覆灭其军,方能拿下江油关。”
     李光焰拱手道:“末将有一计,可引何重贵出关。”
     高楷目光一亮:“光焰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李光焰娓娓道来:“此前,末将探知,阴平小道一路行来,有清溪、南坝、武都数乡,皆大量放养山羊为生。”
     “我等不妨出钱购来,趁夜半时分,驱赶下山,大张旗鼓,佯装大军来攻。”
     “那何重贵立功心切,知晓此事,必然出关来战。”
     “此计甚妙!”杨烨称赞一声,转而疑虑,“只是稍显不足。”
     夏侯敬德好奇道:“有何不足之处?”
     杨烨侃侃而谈:“三更半夜时,目不能视,纵然知晓动静,恐怕那何重贵惊疑不定,只会在关中据守,不敢轻举妄动。”
     李光焰面露惭愧:“末将雕虫小技,见笑……”
     高楷摇头道:“莫要妄自菲薄。”
     “此计尚可,只需补上不足之处,必能建功。”
     众人皆是好奇。
     高楷淡笑一声:“尔等莫非忘了,此前魏宁赠予千余盏灯笼,正可派上用场。”
     “便将这些灯笼,挂在羊角之上,燃起火光,大张声势。”
     “再派一千兵卒,驱赶羊群下山,舞动旌旗,敲锣打鼓。”
     “何重贵见此,必定出关来战。”
     毕竟,茫然未知,才让人恐惧,一旦掀开一角,让关内斥候探知,何重贵立功心切,怎能按捺得住?
    喜欢。
  

第357章 灯笼挂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