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楷微微摇头:“此战至关紧要,须得争分夺秒,便由光焰率一千轻骑前去。”
     “这大雾连绵三日,便是最佳时机,务必拿下江油,毕其功于一役。”
     “遵令!”李光焰面露喜色。
     待他前去准备,夏侯敬德嘟囔道:“偏他去得,偏我去不得,主上有了新人,便忘了旧人,太过偏心。”
     众人听在耳中,皆忍俊不禁。
     高楷笑骂一声:“敬德,休要胡言。”
     “你与光焰,皆是我麾下大将,我自一视同仁。”
     “光焰于蜀地土生土长,熟知龙州地势,方才让他前去。”
     “莫要这般多嘴。”
     “是。”夏侯敬德俯首帖耳。
     另一头,李光焰持令牌,于军中点齐千余精兵,个个弓马娴熟,箭术精通。
     他将这千余人划分为二十支小队,每队设一队正,率本部五十人,听从指挥。
     每人身穿轻便皮甲,斜挎长弓,背后胡禄中各持三十支羽箭,另有一柄横刀。
     除此之外,每人只许携带三天干粮,不过粟米六升、盐两合,其余吃食一律不带。
     高楷见此,称赞道:“轻装简从,令行禁止,若指挥得当,或可奔袭千里,斩将夺旗。”
     “光焰,实有冠军侯之风采。”
     对于李光焰所请,他一概应允,毫不迟疑。
     “主上如此信重,我必粉身碎骨以报。”李光焰暗自发誓。
     翌日,卯时一刻,果然天降大雾,遮蔽方圆千里。
     李光焰辞别高楷,领千余精兵,撞入大雾之中。
     高楷目送他远去,心中期待: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光焰此去,必能建功。
     “传我军令,待大雾散去,即刻起行。”
     “是!”
     李光焰为先锋,突袭江油,余下兵卒,便为策应。
     “此去江油,有多少里路?”高楷问道。
     “沿大白山山道,至江油城,足有三百余里。”唐检不假思索道。
     高楷微微点头:“三日之后,必见分晓。”
     唐检忧心道:“大白山山道崎岖不平,又有大雾阻隔,李郎将纵然熟知地势,恐怕也需靡费时日。”
     杨烨建言道:“主上,不如再派一支轻骑,作为援兵。”
     “莫要多此一举。”高楷断然摇头,“既为突袭,绝不可兵分数路,否则,必被敌军察觉,功亏一篑。”
     “光焰为先锋,足矣!”
     “是!”
     ……
     话分两头,龙州,江油城。
     此城位于崇山峻岭之中,地势险要,十余年未遭外敌进犯,民众承平日久。
     刺史魏宁心慕道家玄学,时常闭关静坐,将州中庶务交由府中长史处置。
     这一日,大雾漫天,山谷中一片白茫茫,只可见周遭一丈之遥。
     守城士卒一个个打着哈欠,聚在一处吃着朝食。
     城门洞开,任由民众出入来往。
     城门监不见踪影,守将也懒得追问,吃饱喝足之后,三三两两聚集闲谈。
     了望楼上,精壮士卒席地而坐,回味着昨夜春宵一刻。
     城中各处街坊,飘起热腾腾青烟,吹淡浓浓雾气,走街串巷的货郎,打着梆子,一摇一晃。
     县衙中,长史须发皆白,神思倦怠,手中文书上的字迹近在眼前,却仿若天边。
     一个个小吏

第353章 大雾漫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