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但反对无效。活该你活在这个丛林法则大盛的时代。
这次峰会,同样举行了盛大的记者见面会,特区日报、特区商报都派记者来伦敦。像大炮筒一样的单镜头反射相机,引起了很多外国记者的注意。见微知着,从相机上就看到了,清国北方特区的实力和发展趋势。
二十八人合影时,需要站成四排,四层台阶,每层七人,能站在第几排,是站在中间,还是两边,代表你在世界牌桌上的位置。
谁该站在第一排?并不是没有争议,因为戈辉,战力强不假,但北方特区不是国家,只是清国的地方武装。
“我要站在第一排”戈辉声音不大,但却不容质疑:“谁赞成?谁反对?”
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39岁)本想站出来反对,但是在开口前的一刹那,他放弃了,站在第二排也可以。
倭国首相西园寺公望站出来反对,他的理由很简单:“北方特区不是国家,只是清国的地方武装,让其代表清国参会已经是过分拔高了,所以不能让戈辉站在第一排。”发音走样的英语,引起了很多人的不适。
“你如果再这么不懂事,我就替朝廷把朝鲜收回了。”戈辉慢悠悠地说道:“别给脸不要脸。”
戈辉的英语非常标准,土生土长的伦敦人,也不过如此。所以戈辉的话,懂英语的都听懂了,听不懂的也有翻译帮他听懂。所有人重新认识了这个强势崛起的权力新贵,真—嚣—张。
阿比西尼亚帝国帝国的孟尼利克二世(64岁)注视着戈辉,年轻,敢说,嚣张,这样的人,能一直坐在塔尖上吗?额……不能仅凭一面就妄下定论,必须接触一下,当面聊过之后再说。
暹罗的拉玛五世(55岁)淡淡一笑,他也在观察戈辉,从目前的表现看,完全是年轻人的正常表现。需要继续观察,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才能一见端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富汗的哈比布拉汗(36岁)一直在用挑剔的目光观察着戈辉,他不认为戈辉的嚣张表现有任何不妥之处。在眼前的情况下,在实力相当时,只有先声夺人,才能拿到更多的好处。
“你……”西园寺公望气得憋红了脸,五十九岁的身体在颤抖,沉喝道:“你,太嚣张了。”
“你还要反对吗?”戈辉平静地问道,脸上满是弄之色。
西园寺公望扭头他视,没再开口,因为他相信,完全有实力收回朝鲜。
倭国首相之后,没人再提反对,戈辉就这样在了第一排,但是站在了最边上,符合他当前的实力。
如果说,朝阳峰会上戈辉站在C位,是因为戈辉是主办方,是因为老丈人威廉二世给他站台,那么现在的伦敦峰会上,戈辉站在第一排最左边的位置,就是和北方特区为他争来的。
清国人真的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这次是靠自己的硬实力。
当几百名记者将28人定格在镜头里的时候,也代表着这个世界从今天开始不一样了。
合影之后,正式进入会议环节。
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儿作为峰会的主办方,也为了减轻了会务压力,他也提出确定会议语言:“把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汉语等五国语言,作为会议语言。这五种语言,在全世界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既兼顾了绝大多数,又极大减轻了会务压力。”
没有人反对,也不会有人反对,因为反对无效。
确定完会议语言,会议正式开始。
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儿主会议,第一个议题就是成立国际协调联盟。
这本来就是英法美德俄+清国北方特区共推的,实际上参加了朝阳峰会的都会支持,28国,17国支持,剩下的11国也不会反对,因为反对无效。
没人反对,不等于可以顺利签署联盟条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还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所以第一天的会议,相当精彩。
俄皇尼古拉二世提出:“条约中必须体现对各国既成事实领土的尊重,对破坏条约的行为应该共同抵制。清国北方特区必须退出沙俄领土,停止侵略行为。”
尼古拉二世的提议,得到与会多国的支持,特别是话语权不多的国家,以及部分土地还被外军霸占的国家都纷纷表示支持。
阿比西尼亚帝国帝国的孟尼利克二世也站出来支持,因为意大利王国依然对阿比西尼亚帝国念念不忘。就在去年,还派两万殖民军试探,因为阿比西尼亚帝国帝国军寸步不让,占不到便宜,才放弃入侵。
真是讽刺啊!孟尼利克二世作为一个虔诚的东正教徒,曾一度把意大利王国看成是上帝派来的仁慈朋友。结果意大利想殖民他呕心沥血建立的帝国,在这种赤裸裸的强盗行径面前,孟尼利克二世愤怒又无奈。
意大利王国、希腊王国(乔治一世,63岁)、奥斯曼帝国(穆拉德五世亲王,64岁),三国都有领土纠纷。
意大利王国与希腊王国是岛屿争端,两国已经小规模的乒乒乓乓打了很久了。
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立即陈述了与希腊王国的岛屿争端问题,那些岛屿主权模糊不清已经超过百年以上了,如果希腊愿意平分,他没有意见。
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坚决反对,那些岛屿距离希腊海岸很近,本来就属于希腊,不存在主权模糊的问题。乔治一世不知道,这只是开始,希意之间的岛屿问题,后面还会增加。
希腊王国与奥斯曼的纠纷是希奥战争时,希腊兵败,割土地给奥斯曼,但是为了这块领土,在随后的几年,因为割地的问题,争端一直未停。
乔治一世的儿子康斯坦丁王储是1879年希奥战争的直接责任人,他败了,他的指挥并无不当,只是运气不佳罢了,他一直在准备着卷土重来。乔治一世今天就是在为儿子找借口,今天把希奥问题摆在明面上,以后再打起来,如果第三方干涉,也得犹豫再三。
奥斯曼帝国的穆拉德五世亲王认为,希奥战争中,希腊败了,割地赔款天经地义,你不服可以打回来,我奥斯曼帝国接招便是,我国能打败你一次,就能打败你两次三次四次。
自从奥斯曼与合作以来,奥斯曼新军在教官的整训之下,加上从那里购买的军事装备,新军的战斗力直线上升,纪律性和服从性远在旧军之上。他相信,只要再给奥斯曼帝国三年的时间,三年后,他就能让外国军队从奥斯曼的国土上滚出去。
阿富汗国王哈比布拉汗也不过好,英国一直想换掉他,换一个更听话的人上来。哈比布拉汗但凡在军事上少花点钱,少几个支持者都有可能被英国人得手,更别说正北方还有沙俄占领了彭迪绿洲。
利比里亚也被英国强占了百分之四十的领土,英国肯定不会还的,因为利比里亚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英国需要不花钱的铁矿。
俄皇尼古拉二世看到这么多人支持自己,相当得意,还给戈辉飘了一个眼神。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想多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声援他的人很多,但听着听着,就变味儿了,人家说的都是自己的事情,和自己没有一卢布的关系。
还有表面支持,实际是反对的,比如波斯。
波斯必须支持,因为沙俄人就占着波斯的北部领土呢!
波斯王莫扎法尔丁沙阿直接质问尼古拉二世:“你还占着我国领土呢!你忘了你也是侵略者了吧!你强取清国土地,现在人家北方特区只是拿回自己的土地,你还有脸说人家侵略?”
尼古拉二世没想到,波斯王沙阿居然在这个时候发难,关键还是借自己提出的议题,搬石头砸自己脚了。尼古拉二世心中暗下决定,等峰会结束,他要派兵占完波斯的土地,因为英国人在波斯发现石油了。英国人能挖出石油,沙俄也可以。
喜欢。
第350章 伦敦峰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