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1章 朝阳峰会[1/2页]

禁卫军 哈拉和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成海把周滢的手交到周玉坪手中,叮嘱道:“滢儿既是妹妹,又是媳妇,必须照顾好了。”
     “我保证两个都会照顾好的。”周玉坪一高兴,连说错话了都没有察觉。
     周成海心中一叹,也没挑这个话里的毛病。
     周玉坪拉着周滢一起向嘉宾微微躬身,然后走到鲁飞和于若雪的右手边站好。
     至此,十四对新人,全部站在了舞台上,戈辉带领大家,一起向众嘉宾,家属们,躬身致谢。
     十四个新娘,争奇斗艳,风华绝代,无数嘉宾感叹,大清国最漂亮的十四个女人,被他们十四兄弟拿走了。
     孙再芝是今天十四对新人的证婚人。
     他先表达了自己担任证婚人非常荣幸,然后代表十四对新人,代表特区政府感谢莅临婚礼现场的各国元首,洋洋洒洒说了三分钟。然后向戈辉等十四对新人,列举了一些好的和不好的极端情况,比如贫穷、疾病或残疾之类的,问十四对新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愿不愿意认可对方,和对方在一起,直至生命终结。为了照顾外国人,他还用英文说了一遍,至于许莲,他并不知道许莲是倭国人。
     十四对新人,都没有犹豫,哪怕多考虑一秒,几乎是齐声回答——我愿意。
     当然是愿意了,如果不愿意,今天的婚礼根本就不会举行。
     孙再芝又提了一些别的问题,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愿意。
     最后,在孙再芝一连串的祝愿声中,上午的仪式基本结束。孙再芝请全体嘉宾移步宴会厅,正式进入婚宴环节。
     而这个婚礼仪式的大厅,立即开始重新布置,晚上的拜堂礼和宴会都在这里举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洞房就在一号楼的三楼,十四个准新娘,最紧张的时候就要来了。
     晚上的拜堂礼很顺利,德皇威廉二世发现了清国人传统婚礼的有趣之处。婚宴上威廉二世十分意外地喝醉了,真的是太高兴了。
     戈辉也喝了很多,结果洞房之夜,啥也没干成,掀完盖头,直接倒在了喜床上,呼呼大睡。不过,第二天早上,他又把昨晚错过的补上了,两人大战了三百合,伊娃一败涂地,多次求投降才被堪堪放过。
     这三天,两人战斗不止,最后以伊娃彻底认输而告终。
     4月25日,朝阳峰会在朝阳荣耀大酒店如期举行。
     英国首相享利坎贝儿。
     法国总统克莱芒阿尔芒法利埃。
     意大利王国首相乔瓦尼乔利蒂。
     奥斯曼帝国的穆拉德五世亲王。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倭国首相西园寺公望。
     丹麦国王。
     荷兰国王。
     比利时国王。
     瑞典国王。
     挪威国王。
     西班牙国王。
     浦图亚国王。
     俄皇尼古拉二世。
     德皇威廉二世。
     特区总督戈辉。
     首先举行了简单的记者见面会,十七人合影,光绪没有参加,虽然他是国家元首,但是欧美列强根本不认可光绪帝,一个把首都扔给外军,自己逃跑的皇帝,没有资格和他们平起平坐。
     戈辉虽然不是国家元首,但的战绩让他有资格跻身元首之列。
     合影时完全根据国家实力分配位置。戈辉是此次峰会的主办方,是东道主,所以他有资格站在C位。
     有人感慨,这是清国人第一次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会议首先确定了会议语言,戈辉提议:“把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汉语等五国语言,作为会议语言。这五种语言,在全世界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既兼顾了绝大多数,又极大减轻了会务压力。”
     倭国首相西园寺公望,旗帜鲜明的反对,他认为:“应该也有倭语,倭国在东亚地区具有最大的影响力,倭国有东亚最强的海军。”他蹩脚的英语,引起在座的多人皱眉,因为没听懂他说了什么。
     戈辉毫不客气地反驳:“倭语,只有倭人在用,是小语种,不具代表性。”戈辉的措词很不客气,流利的伦敦英语让很多人侧目。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认为:“倭国语确实不具代表性,使用的人太少,不在考虑之列。我支持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汉语等五国语言,作为会议语言。”
     德皇威廉二世也站出来:“我支持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汉语等五国语言,作为会议语言。”
     因为里面有俄语,俄皇尼古拉二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支持,虽然他看戈辉不顺眼,但此时此刻却有点顺眼了。
     接着英国首相享利坎贝儿、法国总统法利埃,也先后表示支持,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他们在全球的殖民地,推行自己的语言,他们的语言应用更广泛,非常具有代表性。
     有了英法美德俄的支持,其它与会国也都表示支持,倭国不同意,也没办法。
     会议语言确定了,会议正式开始,戈辉直接用汉语发言,陈述特区的防御政策:“特区努力发展军力,不是为了侵略和掠夺,而是为了保护建设成果,奉天战场已经证明,如果没有,特区现在的一切可能不属于我们,我们必须要有能力守护自己的一切,有能力把战争挡在国境之外,这样才能让觊觎我们的人望而却步。”戈辉的目光在西园寺公望和尼古拉二世的脸上短暂停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关于特区发展,戈辉认为:“特区离不开世界,愿意成为世界的一环,欢迎各国来特区投资建厂。我们在努力寻找一种不依靠掠夺的发展模式,通过自身的努力+国际合作,就能走上一条不断发展的康庄大道。比如说,罗斯福总统,看上了我们的卡车、越野车、摩托车等技术,非常豪气地问我多少钱?大家都知道,美国比我的特区强大太多太多,但罗总统并没有因为自身的强大,选择用武力施压,而是出钱购买。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模式,大家互通有无,可以花钱购买,你买我的,我买你的,生意就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不依靠掠夺的发展方式?在座的很多人嗤之以鼻,幼稚,不掠夺,原始资本怎么积累?钱从哪里来?借吗?动辄10%以上的利息,就问谁受得了?这一点,倭国和俄国最有发言权,他们已经被债务压的喘不过气了。德国在非洲与英法争夺殖民地,还不是因为没钱嘛,想以更廉价的方式拿到资源。有什么比掠夺更划算,不依靠掠夺?清国是怎么变这么大的?
     针对当前的国际形势,特别是老欧洲的问题,戈辉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的办法。尽管当前,当事方的立场有较大的分歧,但是谈起来总比诉诸战争要好。欧洲过去几百年的历史证明,无论形势多么复杂困难,都不能关闭和平与和解的大门,特区立场坦坦荡荡,一以贯之,那就是坚持劝和促谈,乐见各方都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达成全面、持久、并有约束力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起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让战争的阴云彻底消散,守住来之不易的文明。”(戈辉知道,自己的话都没有屁香,都是假大空的话,言之无物,他是真心希望欧洲打起来。)
     戈辉最后提醒在座的各位:“尽量以对话的形式解决争端问题,尽量不要选择战争,打赢了,未必就占尽好处,打输了真的很糟糕,战争就是在把我们花了几辈子的钱,辛苦建立的文明砸烂,图什么呢?过后还要花几辈子的钱重建,又图什么呢?所以,能不打,尽量别打。”
     戈辉还提出一个建议:“最好成立一个国际性组织,汇聚更大的合力,用来协调国际争端问题,将战争扼杀在萌芽状态。毕竟

第331章 朝阳峰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