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母女俩不敢违逆主君的心意,只好私下里暗暗筹谋。
比如墨兰无意间瞧见齐衡丢的手帕,竟然直接偷偷收了起来,打算将来合适的时机再做打算。
结果那日正赶上于老夫人带着于嫣然拜访老太太,明兰和嫣然在一起玩耍。齐衡也是过年期间特意来盛家拜访,才有了那么一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谁知若是寻常手帕倒也罢了,齐衡丢的却是平宁郡主亲手绣的帕子,他也怕到时候牵扯不清,只好找了盛紘直接把事情闹大。满府上下光明正大的,开始寻找丢失的帕子。
墨兰紧张之下,只好把帕子藏在一个丫鬟身上。
结果刘妈妈带着人,从那丫鬟身上找到了帕子,当场就要把丫鬟打杀了去。
丫鬟的命,自然是被明兰救下。并且明兰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洗清了丫鬟的嫌疑。
当然这件事如兰是过后才知道的,毕竟她可是光明正大跟未婚夫出门逛街了。
其实两个人相认以后,每日里的通信就没有断过。
只不过赐婚之前,互相传信还要悄悄的来,为此差点没把喜鹊给吓死。还是后来官家亲自赐婚之后,喜鹊才算松了口气。开始光明正大的当起她家姑娘和姑爷的信使。
当然这些往来,也要过大娘子的眼的。赵辉那边没少趁机,贿赂老太太和大娘子。弄得婆媳两个每每提起世子,都要嘱咐如兰将来要懂得惜福。
到底是长辈,如兰也只好乖乖听着。
其实她也是借着接收了原身小姑娘记忆的借口,并以小如兰的视角,把这个小世界原本的故事全都提前告诉了赵辉。
赵辉知道了那些所谓的剧情,倒是分析了一通,认为如果他没有过来的话,朝廷的走向很可能就会那般发展。
现在既然知道了一些还未出头的青年才俊,自然要早早招致麾下。
甚至时常被朝臣和宗室逼迫过继子嗣的官家,赵辉也给出了个主意,秘密立储。
在赵辉身体明显好转之后,庸王和偃王就明里暗里开始对他下手。就连官家,也是时常把他宣召进宫,还暗戳戳提及想过继他的事情。
赵辉不想让自己成为那个明晃晃的靶子,干脆就跟官家提议,明面上把跟官家血脉亲近的,不管是京城宗室王府,还是各处属地藩王家的适学年龄的子嗣,全都接进宫,一起接收大儒们的教导。
再在每日上朝的大殿上加一个牌匾,就叫正大光明匾。
这样皇上就可以从那些宗室子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写好密诏立为太子。
“皇伯父挑的人选也不用固定不变,就把那道密诏每年一换,不管上面的名字换不换,密诏都要换。这样有了太子可以继承江山,朝臣和宗师也不会为此争论不休。”
“呵呵,你这滑头就是鬼点子多。”官家笑看着这个最亲近的子侄,还故意调侃,“你明知我最属意你,还提这个主意。那道你就不怕,真的有哪个宗室子弟比你还优秀,最后叫我改了主意。”
赵辉就是老狐狸一个,哪里会怕这些人。就算官家把皇位传给别人,他也有自信夺过来。
不过为了安抚这位仁宗皇帝的心,到底大义凛然的说了一通,“能有比侄儿优秀的人选,那皇伯父更该把大统传给那人。毕竟事关咱们大宋的江山社稷,自然要选一明君最好。”
官家被这话说的很是欣慰,就连没有亲子的遗憾都少了许多。
如此一来,他就算到了底下,也有脸见赵家的列祖列宗了。
于是没几日,官家都当朝宣布了召宗室子入宫一同教导,再择最优者秘密立储的旨意。
还说密旨一共三道,一道就在朝堂上正大光明匾后头,一道由他亲自保管,另一道藏在一处秘密之所,要皇帝驾崩之前再公布那所在之处。
这样一来,倒是叫那些大臣和宗室无话可说。
毕竟,虽然官家没正式过继谁,可候选人全都是赵氏皇族的子弟,都是太子的候选人。
而且官家也说了,为了江山社稷,自然谁表现的优异匾额后头就写谁的名字。若是下一年表现的不好了,那就换了这个,改立表现好的。
若是有人反对,那官家就会问了:
这些都是皇家子弟,在官家眼里看来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偏颇的。那么为了江山社稷择优取之,又有什么不妥?
那你这人要是专门支持谁的话,你是不是结党营私,觊觎皇位呀?
还有你这么着急立一个明面上的太子,是不是盼着官家明日就死?!
这话一出,可把这些人吓得谁都不敢吱声。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吧,面上是不敢露出分毫。毕竟造反的罪名,谁都不敢背。
喜欢。
知否如兰1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