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组。”周长利顿了顿,“对了,你刚才讲话那段挺打动人的,要不要加点背景音乐?”
“别整得太煽情。”丁义珍笑道,“咱们这是乡镇企业,不是拍电影。”
挂了电话,他转头看向正在指挥吊车的高启强。后者满身是汗,却笑得像个孩子。
“你怎么不去休息会儿?”丁义珍走过去。
“等第一根桩子下去再说。”高启强抹了把汗,“你不也站着没动么?”
“我在想事。”丁义珍点点头,“这个厂子,不能只靠加工,得想办法搞点别的。”
“你是说多元化?”高启强一挑眉。
“没错。”丁义珍掏出随身带的小本子,翻开一页,“我查了下,咱们这片有山林、果园,还有古村落。如果能整合起来,搞个综合开发,可能比单一产业更稳。”
高启强听着,若有所思:“你是想搞旅游?”
“不只是旅游。”丁义珍指了指本子上的三角模型,“工业、农业、旅游业,三线并进。工厂做产品,农产品深加工,再带动民宿和餐饮。这样不管哪一块出了问题,其他两块还能撑住。”
高启强点头:“听起来靠谱。”
“关键是怎么落地。”丁义珍叹了口气,“我现在就在写信给你二叔,请他帮忙看看可行性。”
“那你可算找对人啦。”高启强笑了笑,“学术派有时候太理想化。”
“所以我才写信,不是打电话。”丁义珍合上本子,“等专家团队来了,咱再一起碰。”
两人正说着,突然听见一阵欢呼声。原来第一根桩子已经打入地下,工人们围着那根粗壮的钢柱,脸上全是兴奋。
“成了!”一个工人喊道。
“这只是第一步。”丁义珍笑着拍拍高启强的肩膀,“接下来,咱们得让所有人看到,这不是一场梦。”
“梦也好,现实也罢。”高启强咧嘴一笑,“反正咱们已经在这条路上了。”
太阳完全升起来了,工地被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远处的山影拉得很长,像是某种沉睡的巨兽,静静地看着这片土地即将发生的变化。
丁义珍深吸一口气,空气里还夹杂着昨夜雨水的湿气,混着泥土与水泥的味道,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他转身走向办公室,准备写那封给高育良的信。笔尖刚触到纸上,忽然想起什么,又抬起头,看了眼窗外忙碌的人群。
“希望”这个词,在他脑子里一闪而过。
他没有写下来,而是画了一个简单的三角形。
——三角的一角是工厂,一角是农田,一角是古村落。
然后他在旁边写下一句话:
**“单一产业不可靠,多元才是出路。”**
他放下笔,伸了个懒腰,窗外的阳光正好洒进来,落在桌面上,暖洋洋的。
外面传来机器运转的声音,还有工人们的谈笑声。
喜欢。
第17章 工厂开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