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章 农女不傻了,一心脱贫37[2/2页]

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 醉时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里还舍得用好东西喂猪,光喂猪草,不兑粮食,猪也不爱长肉。
     看出姜老太的犹豫,姜芙主动表示,她不馋肉,别杀这头猪了,再养养。
     别看姜老太嘴上不说,其实她一直记着这事,否则也不会这么大手笔,直接买个猪头回来。
     小田氏抱着就去拾掇,猪头上不仅有粗短扎人的硬毛,还有牙齿,要用火先燎掉,再细细地剔,很是麻烦。
     但弄得干净,吃起来的时候才香。
     还别说,家里除了小田氏有这手艺,别人都不行,尤其是下水,总是一股骚了吧唧的味道,怎么都压不住。
     烀猪头很耗时,不过所散发出来的香气也是越来越浓郁。
     春耕累人,小田氏也有给大伙补补的意思,所以她在用料上格外舍得下功夫,把平时舍不得搁的几味调料放在一个小布袋里,都丢进去。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调料,其实几乎都是中药,要在药铺里才能买到,价格也不算便宜,很少有人家买回来做饭用。
     以至于这香气简直都邪乎了!
     半个村子都闻到了,自然也包括姜刘氏。
     自从苟家来人,把家里砸了一通,村人也都开始若有若无地疏远姜刘氏一家。
     原本只是妇人们讨厌姜刘氏那张嘴,平时唠嗑说话会忍不住揶揄几句。
     如今却不同,她家的爷们出来进去都不招人待见。
     娘们再好强,当家做主的依旧是男人。
     姜三叔和三个儿子没几天就觉出过味儿了,回家都长吁短叹。
     卖儿卖女,在朴实的村人眼中,终究是令人不齿的。
     尤其是这两年老天爷还算给面子,地里的收成还过得去,一家子勒紧裤腰带,一人少吃一口,咋也能养活一个丫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七八岁的丫头,再养五六年都能说人家了,又能费你几个粮食?
     这是绝大多人的想法。
     姜刘氏可不懂人心,她只知道,家里百事不顺!
     偏偏就有人过得滋润,不年不节,青黄不接的年月,敢往家买猪头,吃不死你!
     她甚至想往老姜家的肉里丢土坷垃!
     最后,只能往自己的脚下吐口黏痰解解恨!
     姗姗来迟的春风,终于吹拂到了大梨树村这片土地。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不大,却仿佛落在了人们的心田。
     刚撒下去的种子还没露头,但家家户户的土地都翻得黑乎乎,油汪汪的,就等着得到一场雨水的滋润。
     家里有了纺线车和织布机,姜老太私下叮嘱儿子,多种了两垄麻。
     等交了夏税,说不定自己家还能多纺两匹麻布。
     麻布衣服,是他们这些人日常穿的最多的。
     只有像姜芙这种受宠的孩子,或者快说亲的姑娘,刚成婚的媳妇,才有两件细棉布的袄子。
     别看姜老太手里握着不少银子,但论起过日子,整个村里也没人比得过她。
     一片欣欣向荣中,姜芙也暂时把她的宝贝们都收起来,和家里人一起,投入到艰辛而充实的春耕中。
     几百里之外的都城,皇宫。
     秦国皇帝萧铎正和清心真人说话。
     “不知都城何时有雨?自去岁冬,都城便少有雨雪,如今百姓求雨心急,朕也十分担忧。”
    喜欢。
  

第37章 农女不傻了,一心脱贫37[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