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9章 战争阴云(十四)[2/2页]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喜欢吃肯德基的公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愿意再投五百万华夏元,条件是破甲弹的钢芯必须用鞍山的钢材,禁止南洋党插手。另外,让何彦升在勒拿河搞一次实弹演习,用破甲弹打靶给俄国人看——告诉尼古拉二世,联合帝国的武器,不是谁都能买的。”
     江南织造总局的庭院里,周伯宜正用破甲弹的弹壳当镇纸,压住法国的军火订单。林建斌带来的电报显示,南洋党已在吕宋行省建立破甲弹生产线,用的是澳洲特种钢和波斯湾石油提炼的火药:“党首,苏曼的产能比我们高三成,她还说要把破甲弹卖给意大利——桑尼诺愿意用的黎波里的橄榄油换,这会抢了我们的法国生意。”
     周伯宜的翡翠扳指在弹壳上转圈,阳光透过弹壳的孔洞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让南方党控制的兵工厂改用江南的熟铁造弹壳,成本能降两成。告诉法国陆军部长梅西米,我们的破甲弹虽然穿深比南洋党的差1毫米,但价格低三成,还能用丝绸抵扣货款——法国人最会算这笔账。”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另外,给大卫·陈发报,说南方党愿意让出海外党在中南行省的铁路代理权,条件是他阻止南洋党向意大利供货——澳洲铁矿的运输还捏在我们手里,苏曼不敢不听话。”
     悉尼港的南洋党总部,苏曼的珊瑚手镯在破甲弹的钢芯上划出火星。陈德康递来的销售报表显示,印度帝国的订单已占总产量的40%:“乔治亚公爵昨天来电,说只要我们能每月供应五千发破甲弹,就把波斯东部的棉花收购价提高两成。斯科特勋爵还说,印度陆军准备用这种子弹装备新组建的机枪团,专门对付联合帝国的缅甸驻军。”
     “棉花涨价?”苏曼笑了,手镯碰撞的声音惊飞了桅杆上的海鸥,“让乔治亚公爵先把马六甲海峡的通航税降下来。另外,给吴景明送一批澳洲新炼的特种钢,说是‘改进型,其实比鞍山的钢材硬0.5个洛氏硬度——他用这种钢造弹芯,北方党的破甲弹威力自然比我们的差,到时候英国、法国都会来求南洋党。”她指向远处的英国商船,“霍华德伯爵的巡洋舰还在海峡巡逻,告诉他们,再不让路,就推迟给印度的破甲弹运输——乔治五世的加冕礼快到了,他可不想听到坏消息。”
     维也纳霍夫堡宫的军事会议上,康拉德上将将塞尔维亚的机枪照片摔在弗朗茨·约瑟夫面前,照片里的破甲弹弹壳上刻着南方党的徽记:“陛下,周伯宜把武器卖给了我们的敌人!塞尔维亚游击队用破甲弹击穿了波斯尼亚的堡垒铁门,第15军的伤亡比上个月增加了一倍!克虏伯的仿制子弹还在卡壳,我们必须从联合帝国买到破甲弹,哪怕支付三倍专利费!”
     外交大臣埃伦塔尔的羊皮手套轻轻按在波斯湾的地图上:“将军可知,大卫·陈·斯坦利愿意帮我们斡旋?海外党可以用‘民用钢材的名义从鞍山弄到钢芯,再在巴伐利亚加工成子弹,价格比专利费低一半——条件是波黑的铅矿开采权延期十年。”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另外,法国的梅西米传来消息,他们愿意‘借道阿尔及利亚,给我们送一批破甲弹,条件是奥匈在摩洛哥问题上支持法国——这是一箭双雕。”
     老皇帝的怀表滴答作响,与窗外的机枪试射声奇妙地合拍:“告诉康拉德,先从大卫·陈那里买一批应急。”他的声音嘶哑如旧,“至于法国人的条件——让他们尽管去和德国争摩洛哥,奥匈只要波斯尼亚的安宁。”
     德里的印度帝国首相府,乔治亚公爵正用破甲弹的弹壳冰镇波斯红酒,酒液在杯壁上划出猩红的弧线。格伦维尔伯爵带来的消息让他嘴角的笑容凝固:“公爵大人,联合帝国的李光首相在议会宣布,将在波斯湾辖地增派五个机枪营,全部配备破甲弹——他们说这是‘应对地区不稳定因素。”
     “不稳定因素?”乔治亚公爵将弹壳扔进酒杯,水花溅在波斯棉花制成的桌布上,“让斯科特勋爵把新到的破甲弹运往西北边境,给俾路支人的叛乱首领送几发‘礼物——就说是‘联合帝国北方党赠送的,让李光和那些部落去斗。”他冷笑一声,“另外,给福尔摩斯侯爵发电,加印两百万卢比纸币,我们要抢购南洋党的破甲弹——只要手里的子弹比北方党多,波斯湾的石油就还是英国的。”
     伦敦的夜色中,吴景明站在泰晤士河畔,手里的破甲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珀西·马克沁的电报躺在口袋里,上面写着“英国陆军愿加价独占破甲弹供应”,而口袋另一侧,李光的密函要求“终止与英国合作,优先供应北方军”。远处的议会大厦灯火通明,关于破甲弹的辩论还在继续,议员们的声音与机枪试射的回声交织,像一首荒诞的交响曲。
     “祖父,您创造的阎王,现在有了更锋利的牙齿。”吴景明对着河面低语,涟漪里的弹影碎成无数片,“北方党想用它守疆,南方党想用它赚钱,英国人想用它制衡,德国人想用它追赶……可子弹终究是子弹,既分不清党派,也认不出国籍。”
     他将弹壳扔进泰晤士河,落水的声音被汽笛声吞没。河面上,英国的巡洋舰与联合帝国的商船擦肩而过,南洋党的货轮正将破甲弹运往孟买,德国的间谍船在远处游弋——这些钢铁巨物都不知道,它们的命运,已被一枚小小的穿甲弹悄然改变。而在鞍山兵工厂的图纸上,吴景明正设计着新的子弹,弹壳上刻着联合帝国的龙旗,没有党派标记,只有一行小字:“1650年,始于和平”。
    喜欢。
  

第229章 战争阴云(十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