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7章 战争阴云(十二)[2/2页]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喜欢吃肯德基的公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门,那里曾为阿尔及利亚的“胜利者”立过纪念碑,“给圣彼得堡和伦敦发密电,提议三国联合施压,要求联合帝国公开喷火机枪的技术参数——就说‘这种武器威胁到欧洲的平衡。另外,让施耐德工厂加速研制反制武器,我们的速射炮必须能在一公里外摧毁机枪阵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维也纳霍夫堡宫的军事会议上,康拉德上将将喷火机枪的测试录像摔在桌上,屏幕里的火焰让奥匈军官们倒吸一口凉气。外交大臣埃伦塔尔的丝绸手套攥成了团:“1890年法国人用阎王机枪时,我们还在嘲笑‘野蛮,现在才知道,联合帝国的武器研发早已超过欧洲。克虏伯刚才发来急电,说他们的最新式机枪在测试中被‘烈焰阎王压制,请求奥匈联合德国向联合帝国施压,要求‘技术共享。”
     弗朗茨·约瑟夫皇帝的怀表滴答作响,与屏幕里的机枪射速奇妙地合拍:“让威廉二世去施压吧。”他的声音带着疲惫,“奥匈要做的是加固波斯尼亚的要塞——给每个堡垒配十挺水冷机枪,就算联合帝国的喷火武器来了,至少能撑到德国援军抵达。”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萨拉热窝的地图上,“另外,给大卫·陈发报,海外党若能弄到喷火机枪的燃料配方,波黑的铅矿开采权可以分他们一半——波斯湾的石油,不能只让北方党独占。”
     圣彼得堡冬宫的武器库,尼古拉二世正摆弄着从呼罗珊自治区缴获的老式阎王机枪,枪管上的铁锈还沾着1890年的沙粒。外交大臣伊兹沃尔斯基带来的情报说,联合帝国已在勒拿河部署了二十挺喷火机枪,何彦升的机械化旅正在演习中用它摧毁模拟的俄军堡垒:“陛下,陆军部请求紧急拨款改进机枪,苏霍姆利诺夫大臣说,我们的莫辛纳甘步枪在这种武器面前,就像弓箭对抗火炮。”
     “拨款?”沙皇的权杖在机枪枪管上重重一击,黄铜部件发出沉闷的响声,“联合帝国的党派为军费吵得不可开交,我们却要跟着砸钱?告诉张彪总督,让呼罗珊的部落去‘请教吴景明——就说俄国对‘非致命性火焰技术很感兴趣,愿意用西伯利亚的貂皮换配方。”他冷笑一声,“至于勒拿河的防御,让工兵多挖地道,火焰总烧不到地下吧?”
     鞍山兵工厂的深夜,吴景明在祖父的手稿上批注喷火机枪的改进方案。泛黄的纸页记录着1888年的研制细节:“阎王机枪,口径11.43毫米,射速450发/分,用北方煤田的无烟煤提炼火药,威力堪比小型火炮”。旁边贴着一张1890年的法国报纸,标题用红笔圈出:“撒旦降临阿尔及利亚,2万起义军魂断机枪下”。
     “祖父,他们现在叫它‘烈焰阎王了。”吴景明对着手稿低语,窗外传来火车的汽笛声——那是运送机枪零件的专列,车厢上印着北方党、南洋党的双重标记,“马克沁家族想合作,大卫·陈在斡旋,各国都想要它……可您当年说,武器是双刃剑,能保护自己,也能引火烧身。”
     这时,陈宏斌的副官送来一份密函,火漆印上是北方党的鹰徽:“吴工程师,首相令,明日与马克沁家族的代表谈判,条件是他们开放水冷技术,我们共享喷火专利——但绝不能让南方党和南洋党插手。”
     吴景明望着密函上的“绝不能”三个字,突然想起祖父手稿的最后一页:“联合帝国的强大,不在武器,在人心。若党派各怀私心,再好的机枪也护不住疆土。”他将密函放在烛火上,火焰舔舐着纸张,像极了测试场上喷吐的烈焰。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吴景明的新方案已初具雏形:在机枪上刻联合帝国的龙旗,而非某党派的标记;燃料既用波斯湾的石油,也用江南的菜籽油提炼物;南洋的钢材与北方的机械各占一半份额。他知道,这挺融合了各国恐惧与贪婪的武器,最终该守护的,是那个由明清两朝组建、横跨欧亚澳的庞大帝国,而非某一派的利益。
     而在伦敦、巴黎、维也纳、圣彼得堡的会议室里,关于“烈焰阎王”的算计仍在继续。马克沁家族的专利图纸、法国的反制方案、奥匈的要塞部署、俄国的地道计划,像无数条线,缠绕在这挺喷火机枪上。没人知道,它最终会点燃和平的希望,还是战争的导火索——就像1890年阿尔及利亚的那场血战,3万阿拉伯人惨死于阎王机枪的屠刀之下。
     测试场的晨雾中,新一批喷火机枪正被装上火车,车厢外的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它们将驶向勒拿河、波斯湾、南洋殖民地,也将驶向各国间谍的视线、党派斗争的漩涡、国际博弈的棋盘。吴景明站在高台上眺望,突然想起祖父常说的一句话:“阎王的账本上,从没有赢家。”
    喜欢。
  

第227章 战争阴云(十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