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前线的空战未曾结束,地面部队也有过几次规模不大的战斗,但出于各种原因,双方似乎只是在互相试探,未曾扩大规模。
     与此同时,国内的雷达工程系也紧锣密鼓的筹建起来。
     在现代化战场上,雷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有简沐涵从后世带回的相关资料,也有解放战争时遗留下来的尚能使用的雷达,还有一批白熊国教员,于是,花国空军雷达预警事业正式启航。
     相较于日后十分正规的学科院校,刚刚成立的雷达院系更像是个研究小组,初代学员是之前经历过简单培训并已经投入战场的雷达兵,因为预警系统的存在,他们不再需要时刻盯着雷达系统,能够空出大量时间进行学习、研究。
     白熊国的教员主要教导的是雷达的操作以及修理,关于理论部分,则是靠院系师生们自我研究,哪怕后世有关理论基础方面的课程讲解十分详细,但真正学起来,还是十分缓慢。
     这个时候,就有人提起了一位快被人遗忘的物理天才——雷星明。
     雷星明也是个传奇人物,年少时自费出国留学,先后在尤立克、日耳曼、英格兰等国家学习、工作,并师从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家,成为物理学术领域的后起浪潮。
     回国后,先后在两个大学任教,七七事变爆发,又弃笔从戎,成为第一批义勇军战士。
     为什么突然提起他?
     因为他研制出我国第一部雷达。
     雷达行业正是急缺人才的时候,这个名字被提上去后,上面立即派雷星明曾经的好友王盛昌前往山大,与他同去的,还有一位政务署的工作人员以及数位警卫员。
     王盛昌同为物理学家,在后世被誉为“花国核弹之父”,曾与雷星明一同在浙省大学任教,当初,简沐涵上交的那份近代科学家名单之中,正包含了他的名字。
     如今,他被纳入黎明基地,负责原子弹与氢弹的研制工作。
     如果不是为了雷星明,他是万万不会撇下工作,自请跑这一趟的。
     因为雷星明此人,实在有个性!
     脾气暴躁、性格激进,同上司拍桌子叫板、甚至指鼻子怒骂是常有的事。
     当初他加入科学院后,曾邀请雷星明同去,但他却毫不留情的拒绝,认为科学院的的科学家们更像是政治家,他看不惯。
     今年他进入黎明基地,负责研究核弹后,出于保密协定,同外界断了联系,未曾再出过基地,但饭后闲暇时间,同基地内共同的熟人或学生聊起雷星明时,也不免惋惜。
     但黎明基地事关重大,每一个能够进来的人都是经过重重审查的,他也不会自讨没趣凭着一腔热血去进行举荐。
     如今,领导们明显是想重用老雷,这是好事儿啊!
     一行人来到山大,在校长室续了两轮茶水,校长助理才一脸苦相的回来汇报,
     “雷老师和孟老师正在辩论,叫、叫不过来。”
     “这雷老师!”
     校长沉着脸喝了一声,拉着助理悄悄道:
     “那雷星明是倔脾气,你不会找个由头把孟石林叫走?”
     助理醍醐灌顶,擦了汗小跑着过去。
     王盛昌笑着解围,
     “从前我与雷星明在浙省大学共事,这种吵架是常有的事。”
     “那时物理系开设了讨论课,由我和老雷在讲台上

第154章 雷达院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