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出来的亲生女儿啊!她不争,还能有谁为她争呢?
所以尽管心知不可能,出于欣妃还是硬着头皮坐了下来,想要得些口风。
只是黛玉和眉庄早就看出来了她的心思,一个劲儿地打马虎眼,让她极为尴尬。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欣妃便如坐针毡,最终悻悻然地起身告辞。连那杯雪顶寒翠,都只是匆匆喝了一口,便放下了。
眉庄在欣妃走后,曾和黛玉商量,想着要不要干脆再卡一手淑和的婚事。
毕竟这蒙古郡王的世子,现在只有十六岁,只要以后没犯什么大错按部就班地建功立业,至少也能是个郡王。再加上又是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里面的嫡系,亲王之位都不是没可能。
如此盘算下来,尽管淑和是远嫁他乡,但在众多远嫁的亲事当中,这无疑是最为上乘的选择了。
黛玉听着眉庄的话,摸了摸坐在旁边玩七巧板的霖和毛茸茸的小脑袋瓜子,还是摇了摇头。
同为女子,犹如同根之花,物伤其类,对远嫁的痛楚感同身受,为人母的心亦如出一辙。
毕竟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却永远不会留下女子的名字。
女子于后宫之中争权逐利,追根究底,亦非她们之过。
所以就算淑和之前曾受人挑唆,起了不好的心思,但也没有罪不可恕到要用余生的所有时间来赎罪。
只是有些事一旦发生,便如梗在喉,实在难以释怀。
因无法原谅和饶恕,故会拔其舌断其根,使其失去地位和话语权,断绝她更进一步的可能。
然亦因尚存基本良知,故而不会因为自己的胜利,而趁人之危、落井下石。
如此一来,欣妃和淑和在宫中的道路,恐怕就只能到此为止了。往后余生,若是欣妃能够安分守己,或许还能平平安安地度过此生。但想要更进一步,恐怕是痴人说梦了。
至于即将远嫁蒙古的淑和,今后的一切,都只能依靠她自己去拼搏了。
就这样,淑和公主的婚事在这个时候尘埃落定。而她的未婚夫,正是之前就已经定下的博尔济吉特氏的齐默持多尔济。婚期定在了明年的四月,所有的礼仪都将按照和硕公主的规制来办理。
收到那明黄色的圣旨后,欣妃喜极而泣,不由携着淑和,一同朝着九州清晏的方向,虔诚地磕了好几个头。然后她让下人们开了库房,精心挑了礼物送往各位妃嫔处,让大家沾沾喜气。
而后,欣妃便去求见胤禛,言愿在淑和出嫁后,于宫中的宝华殿带发修行,从此与青灯古佛为伴,为大清祈愿祝福。
消息传到黛玉那,她默默了许久,也是没有想到欣妃为了女儿会做到如此地步。
于是她嘱咐内务府,在公主的嫁妆上,着意添了点东西。毕竟是胤禛第一位出嫁的女儿,再加上蒙古又刚立了不小的功劳,如此一来也算得上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喜欢。
第5章 理六宫淑和婚期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