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1章 拾光里的桂花信[1/2页]

海盐味奶糖 追风少年不如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开春后的第一个回暖天,阳光洒在大地上,带来了一丝温暖。微风轻拂,风中还残留着残冬的清冽,但同时也裹挟着草木苏醒的气息。
     渔民的女儿思雨紧紧地牵着父亲的手,一同踏进了“拾光”的后院。一进入后院,思雨的目光就被那株桂花树吸引住了。这株桂花树是街坊们口中的“信任苗”,它的存在仿佛见证了邻里之间的信任与友谊。
     思雨注意到,桂花树的枝桠间已经悄悄地抽出了嫩绿的芽。这些新芽嫩绿嫩绿的,宛如初生的婴儿,娇嫩而充满生机。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春天的到来。
     思雨的父亲,那位老渔民,粗糙的手掌里攥着一个渔网结。这个渔网结比去年防汛时编的更加精巧,网眼间还缀着一串贝壳。这些贝壳是思雨前几日捡来的小海螺和扇贝壳,她用渔线细细地穿起来,做成了一串美丽的贝壳项链。
     当老渔民轻轻晃动手中的渔网结时,贝壳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咚声,宛如碎银撒进春风里一般。这声音清脆悦耳,让人心情愉悦。
     “这叫‘风铃结,”他用那仿佛枯树枝一般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捏着贝壳,指腹上的老茧轻轻地蹭过贝壳表面的纹路,仿佛在抚摸一件珍贵的宝物,“我女儿说,把它挂在树苗上,风一吹,就像在唱歌一样。”
     思雨静静地蹲下身来,伸出双手扶住树苗,专注地看着父亲将渔网结轻柔地缠绕在最粗的枝桠上。贝壳串顺着父亲的动作缓缓垂落下来,宛如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恰好正对着去年防汛时临时搭建的木架。
     木架上,还残留着暴雨夜中撑起的塑料布的印记,那是风雨肆虐后的痕迹,如今却成了风铃结的背景,仿佛是时光的见证者。新旧时光在这春风里,如同一曲悠扬的旋律,轻轻地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下午放学的铃声响起,一群身着校服的小姑娘们像欢快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涌进了后院。她们的笑声和脚步声交织在一起,让整个院子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丫头,手中高举着一台相机,镜头里,贝壳串在微风中轻轻摇晃,与墙角挂着的红灯笼相互碰撞,发出一阵细碎而悦耳的响声。这美妙的声音,如同春天里的第一声鸟鸣,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师说这叫‘自然的和弦,”之前埋硬币的小姑娘翻开笔记本,纸页上画着歪歪扭扭的树苗,旁边写着“会唱歌的树”。她的眼睛亮晶晶的,仿佛那棵树苗已经在她的笔下活了过来。
     “我要把它写进新故事里,主角就是这棵会唱歌的树苗,它的叶子上住着海风的精灵。”小姑娘兴奋地说着,声音清脆悦耳,就像那棵会唱歌的树一样。
     快门声哒哒响,混着贝壳的叮咚声,真像首没谱的歌,唱得“信任苗”的新叶都颤了颤。这声音似乎在为小姑娘的故事伴奏,让它更加生动有趣。
     三天后,阳光明媚,苏州老太太带着小棠来了。老太太身穿一件月白的绸缎衫,显得格外端庄优雅。她手里拎着一个竹篮,竹篮里装着刚烘好的桂花糕,香气四溢。
     小棠怀里抱着一个青花陶瓷罐,罐口用红布盖着,仿佛里面藏着什么宝贝。当她揭开红布时,一股湿润的土腥气扑鼻而来,那是泥土的气息,也是生命的气息。
     “爸爸说港城的土和苏州的泥混在一起,树苗能长得更旺呢!”小棠满心欢喜地蹲在那株“信任苗”旁边,像呵护着一件稀世珍宝一样,小心翼翼地将塘泥铺在它的根部。
     她专注地摆弄着那些泥土,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手指不小心沾上了泥,她也毫不在意,只是轻轻地吹了吹,继续埋头苦干。
     “就像我和港城的小朋友们一样,混在一起玩耍才会更开心呀!”小棠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仿佛那株“信任苗”已经在她的想象中茁壮成长,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塘泥里还裹着几粒莲子,那是小棠特意从家里的荷塘里挖来的。她把莲子埋进土里,轻声说道:“等夏天到了,说不定这里会长出荷叶呢!”
     阳光洒在小棠的身上,照亮了她纯真的脸庞和那株小小的“信任苗”。在这一刻,时间似乎都为她停留,整个世界都变得如此美好。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老太太悠闲地坐在院子的角落里,一张石桌上摆放着精美的茶具。她轻轻打开一包碧螺春,嫩绿的嫩芽如雀舌般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慢慢舒展,仿佛是春天在水中绽放。随着热水的注入,茶香袅袅升起,与空气中弥漫的塘泥湿润气息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曲悠扬的交响乐。
     微风吹过,系着风铃结的贝壳串发出清脆的声响,与茶香相互映衬,给这个小院增添了一份宁静和雅致。老太太微笑着,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与周围的人分享着小棠的画作。
     照片中的画正是“拾光”后院的景色,细腻的笔触将每一处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渔网在风中摇曳,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信任苗”的新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而在画面的角落里,一个可爱的小身影正津津有味地啃着桂花糕,嘴边还沾着金黄的碎屑,让人不禁想起童年的美好时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太太满意地抿了一口茶,那茶香在口中散开,余味悠长。她的眼角皱纹里盛满了笑意,轻声说道:“评委们都说这画里有‘看不见的温暖,我看啊,这其实是孩子们心中的光。”
     这幅参展画的打印版被思雨贴在了“拾光故事集”的扉页。故事集是便利店老板的表弟做的,硬壳封面印着后院的灯笼,里面贴满了街坊们的照片:暴雨夜递热水的手、孩子们埋硬币的背影、老周烤桂花糕

第191章 拾光里的桂花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