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3章 两名嫌疑人[1/2页]

破案现场,她是万人迷 冰团小丸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暮色将垃圾场染成灰蓝色,电子监控屏上时间来到28号凌晨3点18分,一个裹着厚外套的男人进入监控视野。
     男人头戴一顶黑色鸭舌帽,帽檐压得极低,完全遮住了眉眼。
     普通的医用蓝口罩裹住他的下半张脸,整张脸被遮得严严实实。
     男人右手拽着只深褐色行李箱,滚轮碾过碎石时突然卡滞,男人也被绊地踉跄了一下,行李箱直接摔落到地上。
     就在这时,男人周边原本昏暗的画面瞬间被一道强烈的闪光照亮,地面的坑洼被照的一清二楚。
     男人面对这预料之外的情况显然有些慌乱。
     地上的行李箱摔在地上时不慎开了个口子,男人连忙蹲下身子对箱子拉链捣鼓半天,但最终口子还是没有拉上。
     男人左右看了几眼,确定没有人后站起了身,直接放弃了继续修链子的想法。
     在他站起身的同时,白色的闪光灯也随之熄灭,画面重新回到开始的昏暗。
     男人又重新拖着行李箱吭哧吭哧地往里面走,将行李箱弃置于垃圾堆的深处。
     一切就绪后,他往后退了几步直接出了监控范围,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五分钟后男人又诡异地折返回去。
     这一次他直奔着丢弃的行李箱,蹲下将行李箱拉链拉开翻找了片刻,随后抓起周围的废弃物覆盖在箱体上,确定不会被立马发现后离开了。
     时间快进到30号的凌晨1点,一阵风吹过将行李箱掀开。
     当天下午三点分,分拣员在附近作业时,目光数次瞥向行李箱。
     最后他还是被好奇心驱使靠近查看,结果就这一眼,吓得魂飞了一半。
     工人踉跄后退几步远离行李箱,面色如土地掏出手机拨通了报警电话。
     监控结束,赵昭远将几张中重点标记的监控截图投影在屏幕上。
     中年刑警老张分析道:“嫌疑人有刻意的伪装,帽子跟口罩都是市面上最普通的日用品。
     这种刻意低调的选择,恰恰说明他具备相当的反侦察意识。”
     技术科的警员调出垃圾场的平面图补充道:“这种偏远且垃圾量少的垃圾场,3天才集中处理一次。
     加上不是正常运营的垃圾场,设施什么的都不是很完善,监控覆盖率甚至不足%30。
     嫌疑人选这里抛尸,可能觉得被发现概率低,时间间隔长能掩盖一些痕迹,他选择的时间段足够说明这一点。
     27号已经清理过一次,之所以还有少量的垃圾也是因为运营不够规范,这也让他能够对行李箱进行简单的伪装。”
     警员翻了下报告:“从调查角度,垃圾场人员流动少,能提供的线索有限。
     3天时间也间接导致证据被破坏、掩盖,而且嫌疑人也算准了这个时间,知道垃圾处理前没人检查。
     显然是经过周密踩点的,既避开了工作人员,又确保尸体有足够时间被后续垃圾覆盖。”
     

第233章 两名嫌疑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