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1章 学者们的生存大挑战[2/2页]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仨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们,我们也不怕事!
     不过呢,打肯定是打不起来的,最多口头冲突,也算是M方工作人员,故意给访美学者的下马威。
     时间转瞬,两周十四天的时间里,访美学者们就在围观的M方学员们,好奇与妒忌的复杂情绪中,结束了落地培训。
     培训结束,2018名学员原地待命,由M方工作人员安排大巴或者直升机,分批派送学者们前往进修的目的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华麟,黄翠芬,王雁菡,方涛四人的进修地点是哥伦比亚大学,就在纽约的市中心,
     他们不必等待M国官方人员派送,直接由当地驻美大使馆的负责人领着,送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报到。
     访美学者的月补助,都是各推荐单位自己支出,少的可怜,根据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2.3270来算。
     寻常的访美学者,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350美元,相当于国内国家干部半年的工资!
     且学者团落地M国之后,进修地点是不会安排宿舍的,需要自行寻找居住地。
     学者们只能结伴合租,平摊房费,几个人挤在一间房,吃喝拉撒。
     至于学者们剩下的美元,够不够他们在高消费的M国,活到一个月,看天意。
     毕竟一个汉堡0.75美元,一个土豆0.3美元的M国,350美元除开房租,剩下的钱就算每天肯面包,又能吃几天?
     李华麟四人是外贸系统选送,这就不得不说外贸系统财大气粗了,每个人每个月都可享有500美元的月补助。
     可即便是500美元,想在纽约市中心活一个月,还要完成访美学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绝对是个大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李华麟四人在哥伦比亚大学报到过后,学校就给他们安排了住宿。
     宿舍就在商学院的附近,是一栋独栋公寓,很破旧的那种,每个房间一个月450美元,
     且....这栋房子已经有了很多住户,都是各国赴美的访美学者。
     下午两点,一辆皮卡停在了独栋公寓的门前,李华麟四人下了车,拎着行礼,打量着公寓的环境。
     公寓外墙为白色,已经多处掉漆,正儿八经的哥特风建筑,有三层,正面看去,每层有四个房间。
     公寓四周没有院墙,正门距离街道大概有50米,附近被各种树木环绕。
     方涛抬了抬眼镜框,蹙眉道:“这么多树,夏天会被蚊子咬死吧,我听说M国的蚊子可毒了。”
     黄翠芬和王雁菡不语,只是默默的将目光望向李华麟...
     李华麟深吸了一口气,拎着行李箱向着门口走去,顺带着从兜里摸出了钥匙:
     “都出国了,别那么娇气,既来之则安之,先住着。”
     公寓门紧锁,李华麟打开了门,迎面是宽敞的客厅,只是有些杂乱,还伴随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王雁菡踮脚向里面望着,跟着李华麟进了屋,蹙眉道:
     “客厅看着还挺大,只是这味道,什么味啊,好奇怪。”
     “有人吗?”
     李华麟来到客厅,将客厅打量了一遍,有餐厨区,有休息区,看着还算温馨。
     没人回应李华麟的问询,李华麟踩着木质楼梯,一边走,一边向着二楼打量着。
     楼梯有些腐朽,踩上去嘎吱吱的响,李华麟来到了二楼,打量着左右3间房门紧锁,猜测其他人应该是外出了。
     拎着行李箱上了三楼,李华麟打开一间房的房门,顿时霉味扑面而来。
     屋内有两张木床,一个公用的书桌,两个书架,还有两个衣柜,除此别无它物。
     床上没有被褥,落了一层的灰,李华麟放下行李袋,拉开了窗户,打开了窗帘,回头瞥着方涛。
     “选一个床吧,都一样大,一个靠窗户,一个靠门。”
     “我住哪都行。”
     方涛手指划过床板上的灰,那叫一个嫌弃:“哎,这屋子多久没住人了,要收拾干净,怕得好一会。”
     王雁菡与黄翠芬打开了二人的房门,将行李袋放在屋里,便来到对门,也就是李华麟和方涛的房间内驻足:
     “房子是学校安排的,一间房450美元,两间900美元,虽然房东还没来收钱,但这份钱得预留。”
     “华麟,你看看这屋子,光收拾需要用到的工具,一楼客厅里可没有,应该是自买。”
     “买了日常用品,我们剩下的钱可挺不过一个月,只能靠你了。”
     李华麟点了一根烟吸吮着,沉吟了片刻:“钱的事我来想办法,你们收拾屋子,我出去一趟。”
    喜欢。
  

第351章 学者们的生存大挑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