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1章 河们[2/2页]

徐徐梁事 拉斐不吃香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光的出宫面对同僚的的艳羡之色。
     “生子当如王丰游。”人人都这么说。
     王铎摸着胡子道:“犬子要是没那么有出息,某也不好意思回京述职呀。如今也是含饴弄孙,天伦之乐,再无忧虑了。”
     王茂咸来信说要把牛羊都押送长安,明容想了想说不必了,一半犒赏将士们,一半还给回纥人,教导他们安居乐业,好好读书,普及汉话汉字,多说说大梁的好处。
     刺杀吐骨逻的死士们只回来了一人。
     吐骨逻在酒宴上被下了毒,回到帐中便毒发身亡,有一名死士未来得及自尽就被回纥人抓住,百般凌辱了近十天,才被攻入王帐的梁军救下,死士已奄奄一息,两眼只剩空洞,浑身上下不成个人样。
     好容易把命救回来,没两天,死士便自尽了。
     其余人的尸骨未曾找到,王茂咸派人将她寻了块风光优美的地方悄悄地葬了,也没有立碑。
     另一方面,徐光舻出使突厥,带领官员负责与突厥人今后的贸易往来,还顺便领了任务,照顾王铎旧部留在当地的遗孀和儿女,帮助她们在互市的情况下更好地生存下去。
     王铎也是回来后才知道,先进宫谢恩,又赶紧写了封感谢信给他。
     而赵怀珏的婚期也还有一月,她受封寿安长公主,是她自己选的封号。明容总觉得这个封号虽好,却显得老气横秋。
     “不过长寿安宁,没什么不好的,多少人求不来呢。”她也如是说道。
     因为婚期早早定下了,到如今准备得都已妥当完善,只等日子一到,渠国公就可以骑着高头大马来接走长公主了。
     徐明容去她宫里看她时,赵怀珏坐在树下安静地绣一方帕子。青春期一到,半年又变一个样,她比刚得知要嫁人那会儿高了一点,面容也长开了,不如怀玉明艳,更显得温润清秀些。
     “嫂嫂来了。”听见动静,她放下东西,起身见礼。
     明容高她半个头,差点没忍住去摸她的手,看着旁边一筐绣好的帕子,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你这些日子就忙着绣帕子了?”
     “也不是。”怀珏笑了笑,“也有在看书。听说嫂嫂的女学办得极好,可惜我没有机会去听一听了。”
     “你现在想去,也来得及。之前你三哥不是问过你,你不是说要嫁人了,事情繁忙没功夫么?如今也算闲下来了。”
     “也无妨。”怀珏坐下来,仰头看着明容道,“嫂嫂和阿姊当年在书阁读过的书,我都读过,可惜我不爱学经史子集,也没有武功,当年若没有兄嫂、阿史那兄妹,我如今也没有命坐在这里绣这块鸳鸯帕子。”
     “我自知资质平庸,样貌也不出挑。作为赵家的公主,我没有能为天下人道的地方。可若是能嫁到渠国公府,结两姓之好,助社稷太平,这也是我的用处。我不觉得可惜,嫂嫂不用惋惜。”
     ……
     “父亲从前说过,凡浩大工程,必易有克扣钱粮,用料以次充好,牟取暴利之事,以至于欺上瞒下,民不聊生。”
     赵叔元看着下头呈上来的奏折,抬头对明容说道。
     “御史查到什么没有?”
     “目前来说,尚无重奸之人,一些小偷小骗的,都局限于底下村县,自有里长、县尉呈报。”
     徐明容颔首道:“州官无过固然是好事,不过越是基层……嗯,底下的官吏,越容易鸡毛当令箭,虎豹易杀,苍蝇烦人。”
     “术业有专攻,这该是你摘星楼的职责,别苛责人家御史。”赵叔元笑了笑,“待到有功,回来自然有赏。”
     徐明容:“这还用你说。”
     “若此次工程,假以时日真的能够像你我畅想那般完善,黄河沿岸再无需受水患侵扰了。”赵叔元看着舆图,满眼期许道。
     难啊。
     徐明容心想道。往后的近千年,黄河沿岸的百姓仍受水患困扰。只是不知这个时代如今有她的影响,有许春华这样的女性工程师,是否会对这一段历史造成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殿下,我等有事相告。”
     回到昭庆殿,苏元禾面色凝重地跟进内殿,示意徐明容屏退众人,只留了她二人和越琏。
     “何事?”
     徐明容满腹狐疑,让二人坐下说。
     越琏往前凑了凑,道:“许姑娘身份特殊,故而她但凡出宫,我都派了摘星楼的人暗中保护。今日在西市街上,许姑娘碰到了一西北口音的汉子,那汉子看着像是个行脚商,只冲着许姑娘喊——‘马大娘。”
     “嗯?不是认错了?”徐明容奇道。
     越琏摇摇头:“怪就怪在这里。许姑娘也说是那汉子认错了,可那汉子说受过他口中马大娘的恩惠,直言不会认错,再要追问下去,便见许姑娘神色慌张,匆匆走了。”
     苏元禾道:“娘子可还记得,我带着许姑娘刚到长安时,你总说她和印象中不大一样。娘子与许姑娘年幼相识,记不清了也是情有可原。可万一这位许姑娘,当真不是许春华呢?”
     “你那时在义县可查过她的底细?”明容问道。
     苏元禾否认:“义县动乱严重。我与许姑娘并非相遇在义县,而是数百里外的镇上。待我派人去问时,只知确实有位姓许的教书先生,家中有妻女二人。只是后来见义县太乱,河工反抗,官差侵扰,便举家搬走了。许姑娘之所以孤身在外,是为了沿途考察河道。”
     “可许春华跟我说,她家并未受多大的影响。”
     见徐明容眉头紧蹙,苏元禾也有些于心不忍,她与许春华相处半年来,与她推心置腹,并不愿相信这位许姑娘对她们有这样的欺瞒存在,于是宽慰道:“娘子先别急,兴许许姑娘长久在外,并不清楚家中境况,至于后来安顿好了,也并未再同娘子提便是。”
     “算路程,二哥如今离那儿应该不远,立刻派人去信,让二哥替我仔细探查。不仅要查灵州的许县令、义县许家,还要查这个‘马大娘。”
    喜欢。
  

第171章 河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