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8章 将门不养闲人[2/2页]

徐徐梁事 拉斐不吃香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旧认为贤能对于帝王来说尤为重要。当今圣人虽不能比三皇五帝,却实在是个不错的皇帝,国库和粮仓日渐丰盈,一切政令皆为民生福祉。况且无论是祖宗之法还是乱世里的成王败寇,皇帝已是板上钉钉的赢家,为何有人仍要谋反,仍有人响应。
     可后来离开了官道,走进了乡野,他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才明白妹妹为何有时面露愁容,为何在从西北回来后在府里选了一处废置的楼,说此处乃摘星之处。
     原来史书并非是史书,至高的圣旨果然会落入尘泥,被稀释,被负重。原来青史的每一页都是千万生民一生的琐碎,凝聚成一个墨点,成为读书人的高谈阔论,成为秋风里飘落的一粒麦穗。
     金玉铸成的翩翩公子,在污泥和血水中洗尽尘埃。
     克服了水上作战的障碍和南方潮湿的气候,铁骑兵终于回到了百胜之师的状态,在徐光舟的指挥下于鄱阳与闽王的军队奋战半月,歼敌数万人,染红了鄱阳水,并在徐照朴的军队赶到时,将其一举击破,闽王带着残军退守建安。
     “贤侄,此战你功不可没,回去可有想好同圣人要什么赏赐?”
     庆功宴上,张都尉举起酒杯,徐光舟赶紧举着杯子站起来回敬。
     他摇摇头:“本是武将分内之事,何关乎赏赐。只希望此战能快些结束,让田地都恢复耕种。”
     赵叔元默默看着,他一直作为张都尉的副将,一年多来跟着他行军打仗,进益不少。
     徐照朴自不必说,自己的这位大舅子也称得上年轻有为,到底从小耳濡目染,与自己这种半路出家的不同。朝堂中勾心斗角不是没有,但与沙场上的又有区别。
     他低头小口抿着酒,若有所思。
     他今日已看见闽王了,全副武装,躲在几十人的盾阵中,他弯弓搭箭瞄准了几次却找不到破绽,还是被他侥幸逃脱。
     下一次,下一次定能取他首级。
     赵叔元握紧酒杯,指节发白。不是他贪功冒进,只是缺一个聘礼。晋王的暂且取不到,闽王的也行。
     ……
     八月,在晋王的扰动下,契赫勒趁势绕开渠国公的防线南下,加入晋王的队伍,九月底,与晋王汇合。
     沈潭溪留守边关,渠国公率大军南下迎敌,一时间三队人马齐聚京畿,真是热闹非凡。
     太子带着东宫属官,和刘冲一起商议退敌之计,几拨人吵得不可开交,赵叔文听得烦躁,忽然门被推开,太子妃站在门口微微行礼,指挥着宫女捧着一溜的茶点过来。
     “诸公为大梁存亡辛劳,妾略尽绵薄之力,不过是些茶水点心,还请笑纳。”
     众人纷纷行礼谢过,赵叔文朝她温和地笑了笑,太子妃便告退了。
     阖上门,她眼底闪过一丝落寞和苦恼,最终摇了摇头,带着宫女离开了。
     “雀奴今日如何?”
     “回娘子,正常吃睡,下午奶嬷嬷们领着到院子里走了走,嬷嬷们说,太孙走得很好,再过一个多月,想必能自己扶着东西走了。”
     康彤儿心里有几分宽慰,自从有了孩子,她心里也算有了底气,在这东宫里终于不是孤身一人了。
     可这孩子胎里带出来的弱病,太医们看不出来,只说可能年纪小,脉象有些不稳,但她是知道的。
     下辈子不要当她的孩子了。她心想。
     皇帝病好的差不多了,就是有些畏风,披着披风窝在那里处理朝政,紫宸殿的暖炉烧的火热,给明容闷出了一身薄汗。
     “太子监国那会儿,听闻你一直在府里。”
     明容点点头:“虽说太子殿下一直在东宫,一来那里不是我的去处,二来也于礼不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帝一笑:“东宫不是你的去处,朕的紫宸殿便是了?”
     “那是自然,圣人需要明容在何处,何处便是明容的去处。”
     “油嘴滑舌!”皇帝故意板起脸。
     他近日心情并不大好,自己病中时,赵叔文放了刘冲的大军进城,等他现在病好了,又不能轻易再赶人走。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刘冲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只是个带兵的普通人,这才让他难办,迎进来,他不能完全放心,赶出去,定要君臣失和。
     “刘冲每日与太子议事之后,都会回到军营,明容,你带着我的旨意,叫李监替你去库房取些宝物,去看看他吧。”
     “是。”
     同李监转告完皇帝的意思,李监问道:“圣人可有说赏赐何物?”明容摇头。
     “那……”李监望向明容,他不是没有想法,只是不好做主。
     “我同您去看看。”
     千挑万选,明容带了一把剑鞘上用金丝嵌刻蛟龙穿云的宝剑,带着宫人前往大营。
     传令的人说是天使,刘冲忙把嘴里一口饭咽下去,穿上皂靴奔出来,却见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锦衣华服,两旁的宫女提着熏笼,香风习习,顿时有些不敢看,不知是宫里哪位贵人。
     “圣人恩赏云麾将军,汉中都督,山南西道节度使刘冲,为何不跪?”
     刘冲慌慌忙忙跪下,明容捧着剑匣,一把扯掉上面遮盖的锦缎,打开匣子,高举里面的宝剑。
     剑光借着一点天光映在刘冲的脸上,他吓得一抖,直起身,两手一振袖子,仰着脸惊疑地望着明容。
     “今国有危难,将军入京勤王,圣心甚慰,特赐宝剑,感念将军楚襄之情,望将军与圣人同在,不辞劳苦,勇以报国。”
     言闭,明容将剑匣交给宫人,双手捧剑,行至刘冲面前。
     “刘将军,接剑吧?”
     刘冲立刻伸出双手,恭敬接过,心里不免思忖,这小娘子气宇不凡,究竟是哪宫贵人,竟能禀了皇帝的旨意前来。
     那边明容刚出宫,李监回到紫宸殿,猜到皇帝要问,他便先开口道:“回圣人,昭阳县主取了一把宝剑送去。”
     皇帝抬起头。
     “宝剑?”
     片刻,他哈哈大笑起来,越笑越止不住。
     “圣人,这是何意呀?”见他是真心情好,李监笑眯眯问道。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恩威并施,有本事,哈哈,有本事!”
     “原是如此。”李监笑着附和。
     皇帝笑得开怀,声音响彻殿宇,半晌,吐出一口血来。
    喜欢。
  

第118章 将门不养闲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