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的烈士烧头香,算封建迷信吗?
算,肯定算,到时候肯定有看不过眼的文人卫道士,进行批判。
到时候两边一打嘴仗,这就更热闹了。
“张道长、刘道长,您放心,这事我一定给您办得漂漂亮亮地,火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张道长找的这个张记者也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别人不能在短时间内把照片弄到各大城市去,他有办法。
他父亲是空军的人,让飞行员带个照片给报社,这事不违规。
大年初八,山城、锦官城、长安、江城等一众大城市都有报社报道了这事。
《烈士无后,山头有情》这是锦官城的报道。
做为道观所在地,张道长花钱是最多的,当地的报纸全是头版头条。
不光如此,各牺牲烈士的生前一战,都在其他版面给介绍得很详细。
这一详细,那就是三铁山头的战绩重温,那就是三铁山头的战绩宣传。
《青史留名,后顾无忧》这是山城的报道。
山城的报道很有倾向性,除了头香的事一笔带过之外,不少报纸着重讲了党国给了多少奖金,多少经费云云。
其他城市的报道,那就是五花八门了。
道观烧头香的事照片加客观陈述也就完了。
但引起的讨论可就多了,副版上有赞喻的,有批评的,说什么的都有。
但不管怎么说,这把火算是烧起来了。
别的地方,兄弟们怎么想李师爷不知道。
但部队里却是炸开了锅,尤其是牛赶山跟丁莽子的三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班长,过年的时候,鬼子飞机来袭,被炸死的兄弟们为什么没有上头香?”
班长一脸不耐烦:“不是说了吗,当时打仗时,正好是大年三十,张道长他们正在做法事,都不知道有这事,怎么上头香?”
“那班长,什么时候给兄弟们做法事,享受头香?”
班长道:“我哪知道,这做法事,烧头香得看日子的。”
“班长,那去问问呗。”
“对啊,班长,咱们问问上头。”
就这样,班长问排长,排长问连长,连长问营长。
问到最后,全都到了牛赶山这里来了。
牛赶山是知道这事的,他马上召开了连排长以上的大会。
“兄弟们,六爷发话了,咱们在这里给弟兄们立坟,锦官城的道观里,正在给兄弟们弄衣冠冢。”
“正月十五,由山头德高望重的王老道长,亲自主持,给兄弟们上香。”
“兄弟们放心,在咱山头,生咱们管吃,死咱们管埋,死后咱们还管上香烧纸钱!保证大家后顾无忧。”
王老道长,兄弟们还是熟悉的,上次鬼子飞机来袭,有战士们受了伤,还是老道长来治的。
老神仙可厉害了,在外面给达官贵人治一次至少五万大洋。
有了牛团长这话,连排长们下去一宣布,这战士们的战意高涨,恨不得马上跟鬼子干一仗。
死,怕什么?咱们有人上香!
王长青跟李师爷从牛赶山的嘴里知道了这事。
俩人对视了一眼,相视一笑,这钱花得值,太值了。
喜欢。
第445章 道观头香的影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