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要说哪里的部队最是纪律严明,宁夏和蒙明肯定上榜,这是朱威的发家之地,军中七成以上的官员都是跟着朱威的老人,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朱威一声令下,这群人敢直接造反。
秦成与张之极的速度很快,各地响应的速度也很快,这些天,每一天都有从不同地方赶来的不同部队。
有朱堂率领的飞天营,有李维带着的定边营,有大漠之上兵员中有一半鞑靼人的熊鹰营。
现在的集结兵力已经有两万六了,再过几天会更多。
这次来宁夏,给外人的消息,是为了解决沙皇俄国在大明北方劫掠之祸,而真实情况则是为了针对奥斯曼帝国。
与奥斯曼帝国的争锋,是放不到明面来的,原因有三。
第一自然就是儒道西渡了,朱威在大明抓了数千儒生,其中有半数都是做过官的,这些人虽然去了奥斯曼,但是在大明内部根基还是有的,哪怕只是那些已经没有太大权力的门生故吏或者同窗好友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小的。
第二和第一点其实差不多,儒家在大明的根基很是深厚,上到王公贵胄,下到黎明百姓,都是认的,而儒家衍生出来的乡绅文化也是稳定社会的一大基石,抓那么多人送去奥斯曼,给天下人的说法是为了帮助蛮夷开化心智,这理由大体上没几个百姓较真,可若是将对付奥斯曼的消息传了出去,对于大明的稳定并无益处。
第三,则是最为实际的了,大明在奥斯曼有暗卫,奥斯曼在大明也是有眼线的,这都正常,大规模调兵遣将,肯定会让奥斯曼有所防备,奥斯曼可不是日本朝鲜那种小国,这是一个国土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有准备和没准备,是完全不同的。
坦克演习之后,朱威就整天在焕土堡中推着李牛闲逛,可能是年纪大了,也可能是旧伤复燃,现在的李牛整个下半身几乎都是没有知觉的。
一个上过战场杀敌无数的汉子,如今只能坐在轮椅上,一般人是扛不住这种落差的,可是李牛不同,这货啊…没心没肺。
“大人,我想去烽燧转一转。”
朱威推着李牛的手一顿,面色复杂:“好,等一会儿就去,我给弟兄们带些酒肉。”
“要带蒸饼和羊肉。”
李牛的话让朱威陷入回忆之中,万历四十三年,他刚穿越过来了射杀了一只麋鹿,卖了一百多两银子,在当时…一百两银子能够他们一家五口再加上他大伯一家吃个十年的,当时回烽燧,带的就是蒸饼和羊肉。
现在这些东西,朱威已经不吃了,因为蒸饼硬,羊肉膻,可是在那时候,烽燧中的大部分人,这辈子吃的最好的就是那一顿了。
为什么是这一辈子?
因为大部分人,已经被埋在了烽燧之外,包括王异。
陡然想起王异这个名字,让朱威有些恍惚,只是过去十多年而已,却有种过了好几辈子的感觉。
这五年以来,朱威没怎么来过宁夏,就算是来了,也只是匆匆而回。
要说找借口,朱威能找无数个,还都是冠
第1184章 基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