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的云雾比龙虎山更淡,像一层薄纱罩在翠绿的峰峦间。九霄万福宫的金顶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宫墙下的石阶被香客踩得发亮,每一级都刻着细小的符文,是茅山特有的“镇路符”,能涤荡香客身上的浊气。
林九渊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道袍,腰间悬着桃木剑,步履轻快地踏上石阶。他自幼在茅山长大,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熟稔于心——左侧那棵千年银杏是师祖亲手栽种,树干上的“福”字符还是他小时候跟着师父画的;右侧的炼丹房飘出硫磺的气味,准是药堂的师兄在炼“凝神丹”。
通报的道童领着他穿过“三天门”,来到议事的“太极殿”。殿内的香案上摆着个青铜香炉,炉中插着三炷长香,香烟笔直向上,在殿顶凝成一朵云纹——这是“三清显灵”的迹象,说明今日议事合道合天。
上首坐着位身着紫色道袍的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正是茅山掌门——玄真道长。他两侧坐着六位长老,其中最左侧的白须长老曾是林九渊的授业恩师,此刻正用目光示意他莫急。
“九渊,你下山历练三年,怎么突然回来了?”玄真道长的声音温和却带着威严,指尖轻轻敲击着案上的《茅山符经》,“还带着一身瘴气,怕是经历了不少凶险。”
林九渊躬身行礼,将帛书和从丙穴带回来的瘴气样本呈上:“师父,掌门,弟子此次回来,是为借三清铃一用。湘西丙穴有大变,阴山派欲以黄泉骨开启鬼门关,唤‘阴煞之主,唯有三派法器合力,方能镇压。”
他展开帛书,指着“茅山三清铃”几个字:“这是百年前玄阳真人的手迹,他与肖家先祖、蛇蛊寨老蛊婆联手封印阴煞之主,深知此铃的镇煞之力。如今阵法将在初七子时启动,若再迟疑,湘西乃至天下都将遭殃。”
玄真道长拿起瘴气样本,放在鼻尖轻嗅,眉头渐渐皱起:“是‘阴阳瘴,混杂着尸煞与阴煞,果然是阴煞之主将要出世的迹象。”他将样本递给身旁的长老,“诸位师弟看看。”
几位长老传阅样本,议论声渐渐响起。右侧的红脸长老沉声道:“三清铃乃祖师爷传下的镇派之宝,铃音能荡尽阴邪,是我茅山的‘定海神针。当年倭寇攻山,就是靠此铃震退了他们的邪术,从未外借过。九渊,并非师门不帮你,实在是此物太重要了。”
“李师叔,”林九渊抬头,目光诚恳,“弟子知道铃的
第344章 茅山之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