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慑着东欧与中亚。
然而,自十四世纪中叶开始,汗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地方总督(埃米尔)的离心离德,以及莫斯科公国等罗斯诸国的崛起反抗,使其不可避免地走向分裂和衰落。
汗位更迭频繁,中央权威急剧削弱。到了洪武末年,名义上的大汗是脱脱迷失。
脱脱迷失并非庸才,他一度在帖木儿的支持下统一了金帐汗国东西两部,重现了短暂的辉煌。
但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力量恢复后,他试图挑战自己曾经的恩主和庇护者——那位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跛子战神,帖木儿帝国的缔造者,埃米尔·帖木儿。
帖木儿与脱脱迷失的关系,充满了利用、背叛与复仇的戏剧性。
帖木儿最初扶持脱脱迷失统一金帐,意在建立一个对抗北方草原其他威胁(如白帐汗国)的缓冲区和盟友。
然而,脱脱迷失统一后野心膨胀,不仅拒绝臣服,更在13871388年、1391年两次悍然入侵帖木儿帝国在中亚的富庶核心领地,兵锋直指撒马尔罕!
这彻底激怒了帖木儿。
这位以铁血和复仇着称的征服者,视此为奇耻大辱。
他放下了其他方向的征服,倾尽帝国之力,对金帐汗国发动了毁灭性的报复性远征。
1在昆都尔察河畔,帖木儿以少胜多,重创脱脱迷失主力;
在不久前的捷列克河战役中,帖木儿更是彻底粉碎了脱脱迷失最后的抵抗力量。
帖木儿大军随后如同燎原之火,席卷金帐汗国腹地,焚烧城市,屠杀抵抗者,摧毁经济基础,将这片曾经丰饶的土地化为焦土。
脱脱迷失众叛亲离,狼狈逃亡,最终只能带着残兵败将,困守于都城萨莱。
此刻的萨莱城,早已不复昔日的荣光。
高大的夯土城墙在帖木儿军持续数月的围攻和投石机的轰击下,布满了触目惊心的裂痕和缺口。护城河早已被填平或染成暗红色。
城内,景象更是凄惨,粮食早已耗尽,能吃的牲畜、皮革甚至树皮草根都所剩无几。
饥荒和瘟疫在狭窄的街巷中蔓延,尸体堆积如山,来不及掩埋,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
曾经骄傲的金帐武士,如今面黄肌瘦,甲胄破损,握着武器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绝望如同瘟疫,侵蚀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支撑着他们还未彻底崩溃的,只剩下对帖木儿屠城传言的恐惧,以及最后一丝作为草原战士的、近乎顽固的倔强。
城外,帖木儿帝国的大军营盘如同钢铁丛林,绵延数十里,旌旗蔽日。
身穿各色札甲、锁子甲的精锐骑兵(多为突厥、波斯裔),以及来自帝国各地的强悍步兵,包括善用火器的奥斯曼雇佣兵、来自呼罗珊的重装步兵,将萨莱城围得水泄不通。
数量庞大、结构精良的攻城器械——巨型配重投石机(回回炮)、攻城塔、撞车——如同狰狞的巨兽,静静地匍匐在阵前,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喜欢。
第373章 金帐汗的黄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