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入太医院,用最好的药!34;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34;这些银子,每一两都沾着将士们的血汗,谁敢贪墨一文,咱剥了他的皮!34;
34;陛下圣明!34;百官齐声应和,声音震得海鸥四散飞起。
这时,礼部尚书小心翼翼地问道:
34;陛下,这些银两何时启程运往户部?臣好安排人手...34;
34;急什么!34;朱元璋一瞪眼,34;先让百姓们都看看!34;他指着码头外围拥挤的人群,34;这些都是咱大明的根基,让他们也沾沾喜气!34;
随着老皇帝一声令下,侍卫们将几个银箱抬到码头边缘,供百姓近距离观看。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34;老天爷啊!老头我这辈子头一回见这么多银子!34;一个老农激动得直抹眼泪。
34;爹,您看那个银锭,像不像咱家后山的石头?34;一个孩童天真的话语引得众人发笑。
茶馆的李掌柜挤在最前面,眼睛瞪得溜圆:34;这成色...这分量...要是打造成首饰...34;
34;想什么呢!34;旁边的衙役笑骂道,34;这可是朝廷的银子!34;
朱元璋看着百姓们兴奋的模样,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他转向徐达,突然压低声音:
34;天德啊,跟咱说实话,倭国那边,银矿到底有多少?34;
徐达眼睛一亮,凑近老皇帝耳边:34;陛下,臣粗略估算,光是已探明的矿脉,就够咱们开采好几代啦!而且...34;他的声音更低了,34;据俘虏的倭国矿监交代,在更北边的岛屿上...34;
朱元璋的眼中精光爆闪,他猛地拍了下徐达的肩膀:
34;好!好!这事回头细说!34;他转身对着正在记录的内侍喊道,34;把咱的话记下来——自今日起,每月初一十五,这些银锭都要抬出来晒晒太阳!让它们记住,现在是在大明的土地上!34;
朱标闻言忍俊不禁:34;父皇,银子不怕潮...34;
34;你懂什么!34;朱元璋一瞪眼,34;这是要让它们沾沾人气!34;说着,他自己先笑了起来。
34;爷爷,以后的银子可海了去了,没月搬两次,那得多少人力物力啊!34;
34;孙儿提议,将这些银子摆在大明中心钱庄门口十日,正好可以顺势推行新币的发行了。34;
朱元璋一听,眉头微皱,随即又舒展开来,笑道:34;雄英好主意!就依你,让这些银子在大明中心钱庄门口晒十日太阳,也让百姓们瞧瞧,咱们大明国库的丰盈!34;
34;不过,34;他话锋一转,34;推行新币之事,还需谨慎行事,不可操之过急。得让百姓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新币,才行啊。34;
朱标和提出提议的孙子闻言,皆点头称是。
笑声中,夕阳将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些粗糙的银锭在余晖中闪烁着朴实的光芒,就像这个正在崛起的帝国一样,虽然还不够完美,却蕴含着无限的希望与可能。
喜欢。
第286章 保证金到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