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突然问道:
     34;老哥,日子比以前好过了吧?34;
     老农愣了一下,布满老茧的手无意识地摩挲着墙上的水泥:34;好多了...好多了啊...34;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34;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34;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老农粗糙的手掌上,那一道道皲裂的纹路里还沾着新鲜的泥痕。他轻声问道:34;老哥,能跟咱说说,这日子到底好在哪儿吗?34;
     老农搓了搓手,眼中突然泛起光彩:34;老爷您看啊——34;他指着远处正在犁地的儿子,34;从前那孩子给地主扛活,一年到头连件新衣裳都置办不起。如今自家有地,农闲还能去水泥厂做工,上个月刚给家里添了头小毛驴。34;
     他又转身指向新房:34;再说这屋子。往年这时候,老汉得天天上房补茅草,一场大雨就能把半年的收成泡汤喽。34;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水泥墙面,34;现在好了,这墙结实得跟石头似的,再大的风雨也不怕。34;
     朱标注意到老农腰间别着一本破旧的报纸:34;老伯,这是?34;
     34;这是曾经的一期大明日报!上面有教怎么把农事做好的。34;老农小心翼翼地取出来,翻开泛黄的纸页,34;您瞧,上面画着什么时候下种,怎么防虫害。老汉不识字,记性还不好,之前来讲解的官爷讲完,老汉我最多能记住一半,可这画儿看得明白。34;他指着其中一页,34;就按这个法子堆肥,今年的麦穗比往年沉了一成!34;
     34;还有这个——34;老农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揭开后露出几枚铜钱和一张皱巴巴的纸券,34;这是39;春耕贷券39;,开春时能去官仓借三斗良种,秋收后只还两斗半!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的喉结滚动了一下:34;利息这么低?34;
     34;官府说了,这是39;惠民贷39;。34;老农将纸券仔细包好,34;之前太孙殿下还派了农官来教我们种那个叫土豆的神物。老汉活了六十岁,种了一辈子地,头一回见地里能长出这么金贵的东西!34;
     暮色渐浓,晚风送来泥土的芬芳。老农突然压低声音:34;几位老爷可能不信,老汉现在每晚躺下前,都要对着应天府方向磕个头。34;他不好意思地搓着手,34;就盼着皇上和太孙殿下长命百岁,这样的好日子能一直过下去...34;
     朱元璋沉默良久,突然从腰间解下一个鼓鼓的荷包塞到老农手里:
     34;老哥,这点银子拿去添置些农具。34;不等老农推辞,他又从朱雄英背上取出几袋年货,34;这个留给小孙子,将来读书用。34;
     老农捧着银子和年货手足无措:34;这...这太贵重了...34;
     34;拿着吧。34;老皇帝的声音有些沙哑,34;就当是...替咱谢谢那个每晚磕头的老汉。34;
     回程的马车上,三人久久无言。
     直到城墙的轮廓出现在视野里,朱元璋才突然开口:
     34;标儿,雄英,记住那老哥说的话。34;他掀开车帘,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34;百姓要的从来不多——不漏雨的屋子,吃饱的肚子,看得见的盼头。34;
     朱雄英轻声道:34;孙儿明白。农政司下月还要推广新式水车,能让旱地增产两成。34;
     34;不够。34;朱元璋摇摇头,34;要让天下人都住上水泥房,都读的懂大明日报,都能...34;他顿了顿,34;都能每晚安心躺下时,觉得明天会更好。34;
     马车碾过官道的声响在夜色中格外清晰。朱标望着父亲被灯火照亮的侧脸,突然发现老皇帝的眼角闪烁着一点晶莹的光。
    喜欢。
  

第283章 明天会更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