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0章 一个都不能少[1/2页]

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越自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不过...34;老王头突然叹了口气,往锅里加了勺油,34;也有那等糊涂人,说什么39;女子无才便是德39;,硬是不让闺女去。要小老儿说啊,这都什么年头了!太孙殿下连土豆这样的神物都能找来,还能害咱们不成?34;
     朱雄英闻言,假装不经意地问:34;那...您家孙女也去?34;
     34;去!怎么不去!34;老王头嗓门顿时高了八度,34;小老儿虽然是个粗人,可也懂得39;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39;的道理!34;
     他忽然压低声音,34;再说了...听说在学堂表现一般的,就算进不了中央学府,将来也能进纺织厂做工,一个月能挣三两银子呢!34;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这时,油锅里突然34;噼啪34;一声,一块炸糕跳了出来。
     34;哎呦!光顾着说话,都炸过头了!34;老王头手忙脚乱地捞起炸糕,34;几位爷别介意,这锅算小老儿请的!34;
     朱元璋大笑着站起身,从褡裢里抓出一大把惠民券塞给老王头,还让朱雄英拿了些腊肉给他:
     34;老哥,你这番话,可比炸糕值钱多了!34;
     在老王头感激的目光中,三人离开了早点摊,三人沿着秦淮河畔慢慢溜达。
     河面上飘着薄雾,画舫都系在岸边,船娘们正忙着贴春联。
     转过文德桥,三人走进城南的织锦巷。
     低矮的砖房鳞次栉比,但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崭新的桃符。
     几个孩童穿着新衣,正在空地上踢毽子,见他们过来也不怕生,反而围上来讨糖吃。
     朱元璋乐呵呵地从褡裢里抓出一把饴糖:34;慢慢吃,别噎着!34;他指着不远处一栋格外整洁的青砖小院问道,34;那是谁家?看着挺气派。34;
     最大的孩子嘴里塞着糖,含糊不清地说:
     34;是...是陈婆婆家!她儿子在军器局做工,媳妇在纺织厂,一个月能挣六两银子呢!34;
     三人对视一眼,悄悄朝那小院走去。院门没关,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在天井里晒被褥。
     看见陌生人进来,她也不惊慌,笑吟吟地招呼道:
     34;几位差爷有事?34;
     朱元璋掏出几张惠民券:
     34;老人家,官府派咱们来送年货。34;
     陈婆婆连连摆手:
     34;使不得使不得!家里啥都不缺...34;她突然压低声音,34;实不相瞒,儿子媳妇挣得多,米缸都是满的!34;
     看着她满足且还有些傲娇的眼神,朱元璋乐开了花。
     朱标装作好奇地模样问:
     34;听说您儿媳在纺织厂?女人家抛头露面的...34;
     34;这位爷说哪儿的话!34;陈婆婆顿时来了精神,领着他们进屋参观,34;您瞧这新打的衣柜,这细棉布的床帐,都是媳妇挣来的!34;
     她指着墙上挂着的34;优秀女工34;奖状,34;上月她还得了奖呢!洪武爷圣明啊,知道咱们老百姓的难处...34;
     朱元璋听得老脸微红,赶紧岔开话题:34;这...这土豆长得不错啊!34;他指着墙角一盆绿油油的植物。
     34;哎呦!这可是宝贝!34;陈婆婆顿时眉飞色舞,34;去年官府发的种苗,种在花盆里也能活。我们没有田地,就只能在花盆里种种了,前些日子收了七八个,煮了给孙

第280章 一个都不能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