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那把花白胡子激动得直翘:
     34;殿下此诗,老臣反复诵读十余遍,每每令人热血沸腾!39;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39;——何等气魄!何等胸襟!34;说着竟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活像个私塾里背书的学童。
     大太监在一旁看得分明,只见武将队列中,大部分兴奋不已,只要个别几个似乎没怎么听懂诗中含义,只是随大流的拍手叫好。
     而文官那边,几个年轻御史虽然嘴上奉承,嘴角却带着几分不以为然。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看似随意地摩挲着龙椅扶手,实则连每个人眉毛抖动的次数都数得清清楚楚。
     老朱心里跟明镜似的:沈溍这老家伙是真心佩服,他那张诗稿都摸出毛边了;刘三吾虽然夸张了些,但也是实打实的欣赏;至于其他人...
     34;陛下,34;一个阴柔的声音突然响起,只见礼部右侍郎周祯笑眯眯地出列,34;臣以为,太孙殿下此诗当刊印成册,颁行天下学宫,让莘莘学子都能沐浴殿下文采。34;
     朱元璋眯起眼睛——这个周祯,去年还上折子参过雄英34;结交江湖人士,有失体统34;呢。
     老朱不动声色地看向孙儿,想看他如何应对。
     朱雄英微微一笑:34;周侍郎过誉了,诗词小道尔,治国才是根本。此次南下,孤更在意的是整顿吏治、安抚百姓。34;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接周祯的奉承,又点出了自己的政绩。
     34;说得好!34;朱元璋一拍龙案,震得茶盏叮当作响,34;诗词再好,不如实绩来得实在!”
     三大秘书长在听到此言后也频频点头。
     他们三人都是做实事的人,但台下有不少文官听到诗词是小道后纷纷露出不赞同的表情。
     刘三吾闻言,手中朝笏34;啪34;地一声掉在地上,这位年过六旬的老翰林颤巍巍地出列,34;殿下此言差矣!诗词乃圣人教化之道,岂能谓之39;小道39;?34;
     国子监祭酒张显宗也立即上前,面色涨得通红:34;殿下!自孔圣删《诗》以来,诗词便是修身养性之根本。若无诗词文章,何以明礼义、知廉耻?34;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不少文官纷纷附和,有几个年轻翰林甚至激动得眼眶发红,仿佛听到了什么大逆不道之言。
     朱雄英不慌不忙,等议论声稍歇,才缓缓开口:
     34;刘学士、张祭酒,二位误会了。”
     “孤并非轻视诗词文章,而是认为...34;他目光扫过满朝文武,34;治国平天下,光靠吟诗作赋是远远不够的。34;
     他走到大殿中央,声音清朗:34;诸位可曾想过,为何南宋文采风流,却终究难逃亡国之祸?34;
     这个问题如同一盆冷水,浇在那些激动的文官头上。
     刘三吾张了张嘴,却一时语塞。
     34;孤近日翻阅史书,34;朱雄英继续道,34;发现南宋一朝,光是《全宋词》就收录了两万余首。可与此同时,他们的火器比不过蒙古,战马养不过蒙古,甚至连粮食产量都逐年下降。34;
     工部尚书秦逵眼睛一亮,忍不住插话:
     34;殿下明鉴!臣查阅过,南宋末年江南亩产竟比北宋时还低了两成!34;
    喜欢。
  

第217章 小道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