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怎么?34;朱元璋有些不耐烦了,34;莫非是字迹潦草认不出来?34;
34;回...回陛下,34;大太监的声音有些发颤,34;老奴是...是被这诗的气势震住了...34;
这一说,满朝文武顿时来了精神。
文官们纷纷伸长脖子,武将们也都竖起耳朵
。就连一向沉稳的朱标,也不由自主地向前倾了倾身子。
34;快念!34;朱元璋一拍龙椅扶手,34;让咱也听听,咱大孙能写出什么惊世之作!34;
34;《宴群英》——皇太孙殿下于苏州府宴请武林群豪时所作!34;
34;群英荟萃宴琼楼,剑气箫心共此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34;
最后一个字落下,奉天殿内静得能听见针落的声音。
突然,蓝玉猛地一拍大腿:34;好!好一个39;只识弯弓射大雕39;!那蒙古鞑子可不就是只会骑马射箭!34;
这一嗓子如同惊雷,顿时引爆了整个朝堂。
武将们纷纷叫好,一个个激动得面红耳赤:
34;殿下这话说到末将心坎里去了!34;
34;秦皇汉武算什么,咱们大明才是真正的盛世!34;
34;要我说啊,殿下这气魄,比那成吉思汗强百倍!34;
文官这边更是炸开了锅。翰林学士刘三吾激动得胡子直颤:34;此诗气吞山河,雄视古今!39;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39;——这是何等的气魄!34;
34;殿下此诗,当浮一大白!快,快让我抄下来...34;
而一旁的史官正在疯狂记录。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他转头看向朱标,发现太子正望着殿外出神,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34;标儿,你怎么看?34;朱元璋故意问道。
朱标回过神来,轻声道:34;雄英这孩子...儿臣一直知道他胸有韬略,却不知文采也如此斐然。34;他顿了顿,突然笑道:34;只是这39;略输文采39;、39;稍逊风骚39;,怕是要气活几位古人了。34;
朱元璋哈哈大笑,拍着龙椅扶手道:34;气活就气活!让他们看看,咱老朱家的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34;
礼部尚书赵瑁突然出列,激动道:
34;陛下,臣请将太孙殿下此诗刻碑立于国子监,供天下学子瞻仰!34;
34;准了!34;朱元璋大手一挥,34;不仅要刻碑,还要让翰林院编入教材!让全大明的读书人都背下来!34;
殿内气氛愈发热烈。武将们已经开始讨论要不要把这首诗编入军歌唱诵;
文官们则争论着诗中提到的历代帝王该如何评价;就连一向严肃的都察院御史们都忍不住交口称赞。
“对了,你可知道,雄英他们何时能回来啊?”
朱元璋问向那个驿卒。
驿卒低着头恭敬道:34;回禀陛下,小人出发时,殿下已命人收拾行装准备启程。按
第212章 惊艳群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