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3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江春生就睁开了眼睛。新房间的窗帘还没挂上,晨光毫无阻碍地透过玻璃窗洒进来,在窗前的写字桌上投下一片淡青色的光影。他盯着陌生的天花板,一时间有些恍惚,看了几秒后,才意识到已经不在老房子里,而是交通局宿舍的新家。
江春生比平时醒得早了些。他翻身起床,轻手轻脚地出去上了一个厕所,回到卧室走到写字桌前看向窗外。楼下宿舍区北侧楼道出入口的小片院子里有两三个在走动,几棵刚抽出嫩芽的梧桐树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不远处的内环北路偶尔有一辆卡车驶过,几缕炊烟从一片低矮的平房区升起,飘散在淡蓝色的天空中。
“春生,起这么早?”母亲徐彩珠的声音从他没有关上的房门外传来。
“嗯,路不熟,今天我想早点出发。”江春生转身走到门口。
母亲徐彩珠已经穿戴整齐,手里还拿着抹布,显然已经开始准备做早餐了。
“昨晚怎么样?睡得好吗?”徐彩珠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悦。
“挺好的,比公路段那边安静多了。”江春生笑了笑,走出房间,朝斜对面的大房间看了一眼,“爸呢?”
“爸去买早点了,说今天第一天在新家吃早饭,得有点仪式感。”徐彩珠说着,眼睛扫过儿子房间里的布置,“你这房间还缺个窗帘,今天下班我扯块布给你做上。”
江春生点点头,他走进洗漱间迅速洗漱完毕,回到房间穿戴整齐时,父亲江永健正好提着肉包、油条和豆浆回来了。
“快来趁热吃吧,” 江永健把早点放在餐桌上,打量着儿子,“这里离工程队远了不少,该早点出门,别迟到。”
“我估计是原来距离的三倍左右。”江春生坐下来,掰了半根油条泡在热豆浆里。
徐彩珠给父子两人的面前又各放了一碗粥。
江永健喝了口豆浆,若有所思地说:“207国道临江段东线的改造加宽工程,已经纳入县里的重点工程项目,将结合城市的发展建设来实施,六号指挥部挂牌。你们工程队能参与到这样的工程建设中,将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嗯,钱队长提过,他会把我安排上项目,让我跟金队长学习管工程。”江春生道。
江永健满意地点点头,“这是个好机会,老金的现场管理经验,在公路段算是数一数二的,你要好好学。对了,新家对门的陈副局长,是局里的老前辈,两老的子女平时都很忙,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你要主动的多帮他们搭把手。年轻人,力气去来有来的。”
江春生应了一声,心里记下了父亲的话。吃完早饭,江春生看了看墙上新买的挂钟,已经快七点了,“爸,妈,我先走了,得去熟悉下路线。”
打完招呼,提起早已准备好的皮包便出了门。
下楼时,江春生遇到了正在前面下楼的陈副局长。老人穿着一身灰色中山装,精神矍铄。
听到后面急促的脚步声,陈副局长停在了楼梯边上。
“小江,上班去啊?34;陈副局长看见下来的的是江春生,和蔼地打招呼。
“陈伯伯,您这么早就下楼去?”江春生在老人身后停下了脚步,示意请他先走。
陈副局长笑着点点头,也不客气的转身一边继续下楼,一边说道:“老习惯了,每天这个时间去下面绕宿舍区走五圈。——听你爸说,你在公路段工程队工作?”
“是的,去年六月份才进的工程队,还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江春生谦虚的说道。
“好单位啊!”陈副局长点点头,“最适合你们年轻人呢。现在县里发展快,道路建设任务重,学习机会多,年轻人有前途。”
走到楼下,两人道别。
初春的清晨,空气中还带着些许寒意。江春生推着自行车走出宿舍区大门,县城已经开始苏醒,街道两旁的店铺陆续开门,早点摊前围满了上班族和学生。
江春生深吸一口气,跨上自行车,向工程队方向驶去。内环城北路的路况比老房子那边好得多,柏油路面平整宽阔,几乎没有坑洼。他估算着时间,保持匀速前进,不时看一眼手腕上的手表。
穿过两个十字路口,拐上了城西路,再往前一公里就是一路公交车底站了。路上行人渐渐多了很多,骑自行车上班的工人、挑着担子赶早市的农民、背着书包上学的学生……
江春生看着进入周围熟悉的环境,陌生的面孔,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当江春生到达工程队时,时间刚好和以往从公路段出发到达的时间几乎一致。他满意地点点头,把自行车停在车棚里 。
让他意外的是,队长办公室的门是敞开的,而且里面已经亮起了灯。透过敞开的门,能看到钱队长正伏案写着什么 。
“钱队长,您早。”江春生轻轻敲了两下门,走进办公室。
钱正国抬起头,笑着说:“江春生啊!昨天搬家怎么样?还顺利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挺顺利的。交通局安排行政科李副科长带了一辆解放和三个人帮忙。” 江春生说着把提包放在桌上靠前边,又顺手拿起开水瓶给钱队长的茶杯添水。
钱正国接过茶杯,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沫:“搬到了交通局宿舍哪一栋楼里面?”
“那个院子里面就两栋楼,一栋三个单元,一栋两个单元,我们家搬到了两单元那栋楼的西边单元,三楼的东边户。”
“哦?西边单元……三楼的东边户?”钱队长一边思考一边重复着,最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你们对门是……前年才退休的陈副局长家?”
江春生有些惊讶:“是的,早上我还和他一块下楼呢,您认识陈局长?”
“何止认识。”钱正国笑了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文革期间,我可没少和他打交道。他那人不错,没什么架子,做事也公道。”
“哦!”江春生点点头,提到文化大革命,江春生可不敢和钱队长说这个话题,他随口说道:“昨天刚搬去,陈局长和老伴就来打招呼了,挺热情的。”
“哎呀!34;钱正
第147章 就钓江春生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