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2章 更年期吧[1/2页]

进城吃上商品粮 兔子不吃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她虽然当时对王新华去城里念书持反对意见。
     但儿子闺女大了,主意正,苏玉英也没办法。
     生气归生气,王新华这还是第一次离家这么长时间,她是亲妈,又怎么可能不惦记。
     “新华在学校里怎么样,还习惯吗?没给你跟女婿惹麻烦吧?
     我当初就说了,咱们大队又不是没有小学,都是学校能有什么差别?
     这下去了城里,过惯了城里的日子,以后毕业了回来还能适应吗?”
     她都不想说,上学有什么用?从城里来的那些知青哪个不是初中生高中生。
     又有什么用呢?
     还不如在大队的小学里上两年认几个字,不至于做个睁眼瞎。
     然后回生产队挣工分。
     等到了年纪说个媳妇好好过日子。
     “妈,你不懂能不能不要多说。
     这事儿我跟大哥二哥都商量过了,不用你跟我爸管,所以小弟回来你们也别在他耳边念叨来念叨去的。
     作为父母给不了孩子太大的助力,但是你们能不能不要拖后腿。
     小弟有这个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你为什么非得把他留在乡下?
     咱们大队那个小学什么样我又不是不知道。
     先不说那几个老师也不过是个小学毕业,有没有把小学的知识吃透都不好说,更别提教孩子了。
     学生的课本也不够,几个学生共用一套书本。
     老师请假代表学校放假。
     反正这事儿已经定了,学校我去看过了,新华也很适应,等他有时间会让他回来的。
     但是一般情况下学校一个月只放一天假,放假我让他去我家住,就不回来了。”
     苏玉英没想到胡惠知情绪会这么激动。
     也没敢再多说。
     胡惠知是真的生气。
     父母总是以为自己是长辈,多吃了几年盐,孩子们不听从他们的建议就是不听话。
     但如果父母本就出身平凡,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一辈子活的普通,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给孩子托底的能力。
     在你做人生重大的选择上,最好不要听取他们的建议。
     他们的阅历有限,思维方式根深蒂固。
     一辈子生活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甚至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
     他们一辈子活在别人的眼中,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活的跟自己一样。
     甚至能够一辈子被他们掌握在手中,不让你有一丝丝挣脱的能力。
     如果有一天你的决定超出了他们能控制的范围内,会担心以后你不再受控,他们甚至会用亲情,孝顺一类词语绑架你。
     父母真的了解孩子吗?甚至说他们想要了解吗?
     尤其是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
     他们也只是遵从长辈们的意愿结婚生子养孩子,将来能够给自己养老。
     他们不会想去了解孩子,应该说是不愿意。
     因为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
     只需要孩子按照他们的成长路线走,因为这是最保险,风险最低的方式,不会出现他们不能承担的意外情况。
     胡惠知跟胡新国勇敢的跳出了父母的掌控,也不想胡新华再听父母的,一辈子跟庄稼打交道。
     胡惠知知道爸妈做什么事情肯定是为她好的。
     但他们的认知,思维,甚至对社会的了解还没有她多。
     见识只保守在生活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她知道,想要过得更好,第一步就是不要太听父母的话。
     胡惠知心里吐槽,她妈运气属实不太好,生了几个孩子都挺叛逆的,没一个听她话的。
     苏玉英的性格,向来是你弱她就强,你强她就弱。
     被胡惠知一通话说的,她也不再反驳了。
     而且她因为闺女去了城里,还有了工作,自认为闺女有见识,肯定比他们在乡下有远见的多。
     “对了,小妹这段时间看书了吗?我又给她带了几本,另外几本要还回去了。”
     胡惠知其实没指望小妹能学到什么,甚至能做出什么成就。
     当初跟她说的那些无非是想给她找点事儿做,免得毕业了之后在家干活整天胡思乱想的。
     她才十六岁,有些事情考虑到太早,不如多学点东西。
     说起这个苏玉英又有话说了,吐槽道:“你还说呢,你跟你大哥都是怎么想的?
     我跟你爸谁不是种了一辈子庄稼,这些还用跟书上学?
     你妹整天拿着书跟那一帮知青也不知道在讨论什么。
     你大哥还不让她下地干活,你看看外面谁家的姑娘不下地挣工分的?
     而且那些知青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你妹都跟他们学了些啥,学着不干活吗?”
     她早就想说了,奈何家里没一个人听她的。
     胡志强整天倒腾木头,跟他说话向来左耳进右耳冒。
     老大也是嘴上说的好好的,但她的想法一个都不同意。
     她想找儿媳妇说几句,但是李淑芬现在也是个死脑筋,不管跟她说什么,她都来一句:“我都听当家的。”
     气的苏玉英差点没撅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胡惠知皱眉:“咋了?家里的活洗衣做饭小妹没干吗?没去打猪草?”
     “那倒没有,她每天交两筐猪草,但是那也不能......”
     “既然没耽误家里面的活那不就行了。
     咱们大队虽然也挣工分,但是每月分粮食都是按照人口来的,所以你别操心那么多了。
     大哥二哥都没少给你钱吧,我有时候回来也会给,你又不是缺钱花,小妹就算下地干活又能挣多少工分?
     妈,听我的,你孙子孙女都好几个了,你就帮我大哥带带孩子,做做家务,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的事你就别管那么多了,我们有分寸。
     我知道你跟我爸气我跟二哥不听话。
     但是我们两个现在过得差吗?
     所以你们的生活经验对于我们这辈人来说未必管用。
     一辈人管一辈人的事情,你们在家好好的,吃好喝好,身体健康就是给我们最大的帮助了。”
     胡惠知像模像样的拍了拍苏玉英的肩膀,起身出门了。
     她做不到顺着她妈的话往下说,两个人的想法思想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再说下去肯定又要吵起来了。
     她知道她妈不容易,也知道她一

第222章 更年期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