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韵很清楚,地沟油犯罪,往往不是单点作案,其背后,必然隐藏着一条从收集、加工到销售的完整黑色产业链。
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涉及不同的部门,需要多方联动,才能将其彻底斩断。
他决定,亲自带队!
傍晚,两辆没有任何标识的普通面包车,悄无声息地驶出了市场监管局的大院,融入了下班晚高峰的车流中。
车里,坐着十几个换上了便装的执法人员,刘韵也在其中。
他们没有直接扑向那个被举报的废弃养殖场,刘韵知道,直接上门,只会打草惊蛇,最多抓到几个小喽啰。
他要的,是放长线,钓大鱼,将整个链条一网打尽。
他们的第一站,是市里最大的餐饮一条街。
执法人员两人一组,化装成普通的食客或者情侣,分散进入了不同的餐馆。
他们的任务,不是检查后厨,而是观察一个关键人物——那个在深夜里,负责回收泔水和废弃油脂的人。
刘韵和一名年轻的执法员小张,坐在“滋味轩”对面的一个烧烤摊上,一边吃着烤串,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紧紧地盯着酒楼的后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直到深夜十一点多,街道上的行人都已稀疏。
一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了。
“耗子”骑着他那辆破旧的三轮车,如约而至。
他熟练地停在“滋味轩”的后巷,开始了他那肮脏的“工作”。
“跟上他!”刘韵通过微型耳机,对埋伏在各个点位的同事下达了指令。
几辆早已等候在附近街口的普通家用车,悄然启动,不远不近地缀在了“耗子”的三轮车后面。
“耗子”的反侦察意识很强,他在城里七拐八绕,还故意在几个路口停下来观察。
但执法人员的跟踪技术显然更胜一筹,始终让他没有察觉。
最终,“耗子”的三轮车,驶入了那个被举报的、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废弃养殖场。
“一号目标已进入窝点。”
“二号、三号目标车辆在外围布控,封锁所有出口。”
“无人机准备升空,进行高空侦察。”
刘韵坐在指挥车里,冷静地听着耳机里传来的汇报,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
无人机传回的红外热成像画面显示,养殖场内的一间大厂房里,有明显的热源反应,几个人影正在里面忙碌着,正是“化学刘”的地下作坊。
但刘韵没有下令立刻抓捕。
他在等,等下一个环节的出现。
凌晨三点,一辆厢式货车,悄悄地驶入了养殖场。
几个人从厂房里,搬出十几个白色的大塑料桶,装上了货车。
“鱼儿上钩了!”刘韵的眼睛一亮,“四号、五号车组,跟住这辆货车!务必查清它的最终目的地!”
这辆厢式货车,就像一条穿针引线的鱼,将整个罪恶的链条,串联了起来。
它在城里兜兜转转,分别给好几家餐馆和路边摊送了货,而“滋味轩”,赫然是其中最大的一家客户。
当所有的证据链都已固定,天色
第350章 一网打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