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品质1】
     【经过农科院专家精心培育的杂交水稻,能够在轻度盐碱地上生长】
     【抗盐碱性+1】
     盐稻12号,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
     但是,稍微重一点的盐碱地就不行了。
     而国内盐碱地超过15亿亩。
     堪比18亿亩的基本农田。
     而具有开发价值的盐碱地达到1.5亿亩。
     就算是这1.5亿亩地,
     盐碱含量都很高。
     李旭了解过,盐稻12号可以种植的区域,仅仅是几百万亩。
     就算如此,
     这个品种研究出来时,依然轰动一时。
     获得国家奖励。
     而系统出现的这个【抗盐碱性】,李旭相信其真正的效果绝对碾压盐稻12号。
     但是,具体如何,还需要到时候再验证。
     李旭继续一天天的泡在稻田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
     移栽前一周,第二个特性觉醒了——【美味】。
     这个特性,李旭已经非常了解。
     它能够让普通的水稻,口味变得比响水贡米更好吃。
     一般来说,
     能够种植在盐碱地里的水稻品种,口味都很差。
     特别是杂交水稻,口味也很一般。
     当年袁爷爷研究出来杂交水稻之后,口味质量很差。
     很多人都不愿意吃。
     不过当时粮食短缺。
     不愿意吃也没办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来经过多次改良。
     口味好了一些。
     但仍然不如一些正常的水稻好。
     现在,美味词条的出现。
     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接下来,就到了移植的时候。
     这也是种植水稻的常规方法。
     先育秧再移植到正常的农田中。
     这样做的好处是,
     可以让稻苗更快的生长。
     等它们长得稍微粗壮一些后,
     移植到正常的农田,
     获得更大的生长空间。
     不仅可以抗病虫害,还可以抗倒伏。
     这些水稻拥有抗盐碱性和美味特性。
     美味特性不用说。
     需要等到长成之后才能够品尝到。
     关键是抗盐碱性。
     如果种到普通的稻田里,
     没有办法验证。
     需要重到盐碱地里。
     “盐碱地……”
     李旭想起村头的一块荒地。
     丰城市位于黄淮海地区。
     淮河流域从前的时候经常泛滥。
     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盐碱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国家改造了一批。
     但是仍然有许多农田是盐碱地。
     不过程度有的严重一些,有的轻一些。
     轻一些的都已经种植了别的作物。
     而重度盐碱地,
     因为改造成本较大。
     多年以来都成了荒地。
     有的年份雨水多一些,有的年份发生旱灾。
     交替影响之下。
     那些荒地更加盐碱化。
     有时候在夏天,
     能够明显看到上面有一层白色的盐渍。
     可谓寸草不生。
     正式试验水稻的好地方。
    喜欢。
  

第225章 抗盐碱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