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方教授,久仰大名。34;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女性走过来,伸出手,34;我是陈岚,中科院遗传所的,负责基因编辑部分。34;
     方稷握了握她的手,注意到她眼神锐利,说话简洁有力。
     34;这位是赵志明,土壤学家。34;林少校指向旁边一个身材瘦高的男人,34;他在西北荒漠治理方面有十年经验。34;
     赵志明点点头,没有多余的话。
     团队的气氛很专业,但也很紧张。没有人闲聊,实验室里只有仪器运转的声音和偶尔的数据汇报。方稷试图融入,但他总觉得有一道无形的屏障,这些人不是他的旧团队,他们更像是被精心挑选的零件,组装进这台名为34;机密34;的机器里。
     研究进度比想象中更快。
     陈岚的基因测序团队在三天内完成了野生小麦的全基因组解析,赵志明则模拟了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生长数据。军方甚至调用了卫星监测系统,实时追踪全球类似作物的种植情况。
     34;方教授,您看看这个。34;一天深夜,陈岚突然叫住他,指着资料。
     屏幕上是一组基因对比图,野生小麦的6B染色体上有一段异常活跃的序列。
     34;这段基因不仅调控抽穗时间,还影响了根系的水分吸收效率。34;陈岚的声音透着兴奋,34;如果我们能把它导入普通小麦……34;
     方稷盯着数据,心跳加速。这将是农业史上的革命。
     但下一秒,他的思绪又被拉回现实,这样的发现,会被如何使用?会被谁掌控?
     夜深人静时,方稷独自站在基地的露台上,望着远处漆黑的戈壁。风卷着细沙掠过围墙,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现在的科研,更像是一场军事行动。
     身后传来脚步声。
     34;睡不着?34;林少校走了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
     方稷接过,没有立即回答。
     方稷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透过陶瓷传递到掌心。他望着远处起伏的沙丘轮廓,在月光下如同凝固的波浪。
     34;林少校,你说我们最终会把这些种子......34;方稷斟酌着词句,34;交给谁?34;
     林少校沉默片刻,突然问了个看似无关的问题:34;方教授,你知道为什么国家这么重视这个项目吗?34;
     方稷点头又摇头。
     34;去年我国进口粮食1.6亿吨,您是农业专家肯定有关注。34;林少校的声音低沉,34;国际局势一旦有变,粮食就是最致命的武器。这些小麦......34;他指了指实验室的方向,34;每一次粮食的增产对咱们都至关重要,这个太特殊了,如果沙漠能中小麦.....34;
     夜风渐强,卷起沙粒拍打在围墙上的声音越发清晰。
     34;我明白。34;方稷轻声说。
     34;对了,34;林少校突然转变话题,34;明天会有一批新到的设备,包括量子计算机模拟系统。陈教授说可以大幅加快基因匹配速度。34;
     方稷惊讶地挑眉:34;连这个都调来了?34;
     34;上级指示,不惜一切代价。34;林少校看了看手表,34;早点休息吧,明天七点要开项目推进会。晚安,方教授。34;
    喜欢。
  

第269章 铁幕之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