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偏远地区;另一个是电动辅助版,可以减轻劳动强度。34;
34;电动版的话,34;铁柱突然插话,手里还端着半碗面条,34;我在泉州五金市场见过一种小型太阳能板,价格不贵,可以给电机供电。34;
李春旭眼睛一亮:34;这个主意好!太阳能是理想选择。34;她快速在笔记本上计算起来,34;如果采用太阳能板,即使是偏远山区的播种也能被解决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研发一个小的储电配置。34;
郑炫荣已经重新铺开图纸,铅笔在纸上快速游走:34;如果这样调整传动结构......34;她画出一条优美的曲线,34;把直线传动改为弧形传动,不仅能减少摩擦损耗,还能更好地适应泥泞环境。34;
方稷凑近细看,忍不住赞叹:34;妙啊!这个设计既解决了卡壳问题,又降低了能耗。34;
铁柱三两口扒完面条,抹了抹嘴:34;我明天就出发,去找合适的太阳能板样品!34;
李春旭摇摇手说:“不用,我让我们所里的人去直接找厂家,这样批量性的未来生产材料可以定制。”
历经三个月的日夜奋战,新一代34;惠民一号34;播种机终于迎来了最终测试。清晨的试验田笼罩在薄雾中,露珠在秧苗叶尖上闪烁。方稷拄着拐杖站在田埂上,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素描本边缘。
郑炫荣和李春旭一左一右调试着最后的参数。铁柱深吸一口气,握住了播种机的把手:34;我开始了!34;
机器启动的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改良后的34;嗡嗡34;声比原先更加沉稳有力,机身轻盈地滑行在泥水中。
随着机器前进,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入泥土,株距均匀得像用尺子量过。
34;转向测试!34;郑炫荣喊道。
铁柱稳稳地调转机器方向。就在这时,最令人惊喜的一幕出现了,刮片随着转向自动清除通道里的淤泥,没有出现任何卡顿。李春旭激动地拍手:34;自清洁系统起作用了!34;
34;成功了!34;铁柱松开把手,兴奋地挥舞着双臂,泥点溅了一身也毫不在意。
郑国栋立即蹲进田里,手指仔细丈量着苗距:34;太完美了!每株间距误差不超过1厘米!34;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冯知微飞快地在记录本上写着:34;重量基于原来减轻了15%,故障率目前没有发现......34;她的钢笔尖几乎要把纸面划破,34;电动辅助模式下,工作效率提升每亩田从最开始的纯人力版到现在太阳能,时间缩短了65%!34;
方稷静静地看着这一切,镜片后的眼睛微微发亮。他想起半年前病榻上的灵光一现,想起无数个在图纸前熬过的深夜,想起团队每个人的付出......如今,这颗种子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
34;方老师!34;铁柱浑身是泥地跑过来,一把抱住他,34;我们做到了!真的做到了!34;
郑炫荣和李春旭相视一笑。两位女科学家沾满油污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她们知道,这台凝聚着众人心血的播种机,将会改变千千万万农民的劳作方式。
喜欢。
第222章 攻坚克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