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凌晨三点,试验田的温度监测仪发出警报。
     方稷披衣起身时,窗外飘着细碎的雪花。他抓起记录本就要往外冲,却被铁柱堵在了门口。
     34;老师!34;铁柱罕见地板着脸,像座铁塔似的挡在门前,34;您要是再往田里跑,我就把您反锁在屋里!34;
     方稷皱眉:34;就去看一眼,铁柱我真的不冷。34;
     34;不行!34;铁柱嗓门震得窗棂直颤,34;咱们不说你的腿,就光上周半夜去了一趟发烧到39度?冯师姐都被您吓得不会说话了,老崔急得差点把赤脚医生扛过来!34;他夺过记录本,语气软了几分,34;数据我都记着呢,东区苗床温度3.2℃,西区4.1℃,比去年同期高2度。34;
     方稷还要争辩,铁柱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34;给,小玲让捎给您的。34;打开是一个鸡蛋,是给方稷养身体的。
     最终还是没能拗得过方稷。
     方稷裹紧军大衣,哈出的白气在煤油灯下氤氲成霜。他蹲在东区试验田的田垄上,小心翼翼地拨开覆土,露出麦苗的根系。手指冻得发僵,却仍坚持用游标卡尺测量着主根长度,7.8厘米,比上周又增长了1.2厘米。
     34;老方!西区数据出来了!34;老崔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来,手里捧着个结冰的铝饭盒。打开后,里面整齐排列着二十根麦苗,每根都用细绳系着编号布条。34;按你说的,每隔十步取样一株。34;
     临时搭建的观测棚里,铁柱正对着煤炉子搓手。见他们进来,连忙腾出位置:34;老师,对照组的根系测量完了,平均比低温组短三分之一。34;他指着摊在木板上的麦苗,根须上还沾着冻土,34;低温组的根明显更粗壮。34;
     方稷摘下手套,指尖传来的触感让他眉头一挑。经过持续低温的麦根不仅更长,表面还密布着细小的凸起,那是增生的根毛。他立刻翻开记录本:34;知微,明早开始测量根毛密度。用那个土办法。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34;明白。34;冯知微正在整理标本箱,闻言抬起头,34;玻璃片压印法,每株取三个部位,用铅笔拓印。34;她说着拍了拍身旁的木箱,里面整齐码放着裁好的玻璃片。
     突然,观测棚的棉帘子被掀开,张老汉端着个冒着热气的陶罐钻进来:34;专家们趁热喝!34;罐子里是滚烫的高粱粥,混着切碎的咸菜疙瘩。老人布满老茧的手上还沾着麦秸,34;俺家那口子说,你们这样熬通宵可不行。34;
     方稷接过陶罐时,注意到老人棉裤膝盖处打着补丁,显然刚在田里跪着检查过苗情。他心头一热,转头对铁柱说:34;快快!把我包里大白兔拿过!让大爷给小玲带回去!34;
     大爷死活不拿,被方稷把糖塞到兜里,还包了一颗给大爷吃:“大爷您这是省的我跑一趟了,本来就是给小玲的,这孩子帮我们很多忙!”
     夜深了,观测棚的煤油灯依然亮着。
     凌晨四点,老崔带着几个青壮年来换班。方稷把记录本交给他们时,特别指了指新添的观测项:34;今天开始,每两小时记录一次麦苗倒伏角度。34;他示范着将量角器贴在麦秆上,34;您看,要像这样,要测出最细微的变化。34;
     一周后的晨会上,冯知微的黑板写满了数据。她敲着某个数字:34;连续七天观测证实,低温区的麦苗在五级风中倾斜度比对照组平均减少12度。
    喜欢。
  

第208章 低温成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