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铁柱34;慌忙34;用袖子去擦,34;俺这粗手笨脚的...34;他结实的胳膊一横,硬生生把史密斯挤开两个座位。
全场哗然。
史密斯的脸彻底黑了,冯知微坚决的拒绝让其他有挖人想法的国家都歇了小心思
下午的实践环节,代表们被带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试验田。日本代表田中指着几株略显萎蔫的小麦苗:34;方教授,这就是贵方引以为豪的抗旱品种?看起来状态不佳啊。34;
铁柱一个箭步上前:34;这是特意设置的对照组!34;他拔起一株苗,露出下面干燥的沙土,34;已经30天没浇水了,换别的品种早枯死了!34;
方稷接过话头:34;请各位移步这边。34;他带领众人来到另一块田,34;这才是正常管理的试验田。34;
眼前金黄的麦浪让所有代表震惊,麦穗饱满低垂,秆子粗壮挺拔。印度代表忍不住摘下一穗,搓出麦粒放入口中:34;amazing!34;
会议最后一天,加拿大代表突然发难:34;中国的小麦抗寒数据涉嫌造假!之前引进的冬星,在萨斯喀彻温省试验田表现远不如宣传!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气氛紧张时,一位白发老者走进会场,正是苏联着名遗传学家列昂尼德教授。
34;同志们,34;老教授用俄语说道,34;中国的小麦在零下25度依然存活。34;他展示出照片,34;反倒是某些国家提供的39;抗寒种子39;...34;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加拿大代表,34;连零下10度都扛不住。34;
会议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加拿大代表威廉姆斯猛地站起来,手中的文件34;啪34;地摔在桌上:34;这不可能!我们有完整的实验记录证明!34;
34;安静!34;大会主席重重敲响木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位缓步走向主席台的白发老者身上。列昂尼德教授穿着老式的灰色西装,胸前别着苏联科学院的金质徽章。他的皮鞋踏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沉稳的声响,像是为这场科学论战打下的节拍。
34;请允许我展示一些有趣的发现。34;老教授的中文带着浓重的俄语腔调。他的助手打开投影仪,屏幕上立刻出现两张对比照片:左边是中国34;冬星34;小麦在西伯利亚试验田的景象,厚厚的雪层下,嫩绿的麦苗顽强探出头;右边则是加拿大所谓34;超级抗寒34;品种,在同样的环境下已经冻成枯黄一片。
会场顿时爆发出一阵低声议论。日本代表田中健一突然举手:34;请问教授,测试温度是?34;
34;零下25摄氏度持续两周。34;列昂尼德点击遥控器,画面切换到实验室数据,34;更惊人的在这里,中国小麦细胞内的抗冻蛋白含量是加拿大品种的3倍。34;他停顿一下,灰蓝色的眼睛扫过加拿大代表团,34;而这项指标,某些公司年报里从没提过。34;
美国代表约翰逊突然插话:34;教授如何证明这些数据的独立性?34;
34;问得好。34;列昂尼德从公文包取出一沓文件,34;这是经瑞士SGS认证的检测报告,还有...34;他看向加拿大,34;现场采集的冰封麦苗样本,欢迎各位复检。当着这么多国家的农业专家,我也很希望的到加拿大农业局给我们一个正式的回复。34;
加拿大代表在那里油滑的打官腔。
老教授突然切换回俄语,语气铿锵:34;科学不需要政治粉饰,真理就像冻土下的种子,再厚的冰雪也压不垮它!34;
同声传译的最后一个字刚落,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加拿大代表团所在的位置,此刻只剩下几杯喝了一半的咖啡,和那份被咖啡渍染透的34;质疑报告34;。
闭幕式上,铁柱站在门口,看着那些曾经趾高气扬的外国代表,如今一个个排队等着与方稷交流。加拿大代表史密斯挤在最前面,手里捧着厚厚的合作意向书...
当晚的庆功宴上,郑国栋举杯笑道:34;今天可算给咱们的种子讨回公道了!34;
方稷望向窗外的星空,轻声道:34;这才刚刚开始...34;
喜欢。
第204章 科学不需要粉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