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渐渐明亮,郑怀山摸出旱烟袋,满足地吐着烟圈:34;小方啊,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我是真放心了...34;
部里特批建立原种场,由方稷的团队直接负责原种生产。
原种场选址在海南岛内陆的一片隔离区,四周是茂密的橡胶林,进出都要经过三道检查。
铁柱带着保卫科的小伙子们,把整个原种场围得像铁桶一般。这里的安保都是34;三班倒34;的巡逻制度,连只麻雀飞过都要登记。
34;这哪是种麦子,简直是守金库啊!34;新来的技术员小声嘀咕。
春天来临的时候,第一批34;丹江1号34;种子发往了黄淮海平原。方稷带着团队北上,亲自指导播种。
农技站的院子里堆满了印着34;丹江1号34;字样的麻袋,乡亲们三三两两地围在周围,却没人上前领取。
34;老李叔,您试试这个新品种?34;铁柱热情地拉住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农,34;抗病性强,至少增产两成!34;
老李搓了搓粗糙的手掌,笑得有些勉强:34;铁柱啊,不是叔儿不信你...俺家那十亩地,去年收成还行...34;他瞥了眼麻袋,34;这新玩意儿,要不让年轻人先试试?34;
旁边几个老把式也跟着点头:34;是啊是啊,咱那老品种虽然产量低点,可稳当啊!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方稷站在一旁,心里明白乡亲们的顾虑。这些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最怕的就是冒险。一年的收成,关系着一家老小的温饱。
正当局面僵持时,孙兴华拎着个布兜从人群中挤了进来:34;各位叔伯,尝尝这个!34;他打开布兜,里面是几个刚烙好的葱花饼,34;用39;丹江1号39;磨的面做的。34;
香气顿时在院子里弥漫开来。老李将信将疑地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突然,他眼睛一亮:34;咦?这面劲道!34;
34;可不是嘛!34;孙兴华趁机说道,34;这麦子蛋白质含量高,磨出的面粉特别香。这麦子是在三亚种完了带过来的!34;
铁柱赶紧补充:34;抗病性也好,至少少打一遍农药,省下的钱够买化肥了!34;
老李还是有些犹豫:34;那...要不我先种两亩试试?34;
这时,人群后面传来清脆的车铃声。原来是之前培训的农技员小王,骑着自行车带着几个种植户来了。
孙兴华见火候到了,笑呵呵地说:34;所有愿意试种的,每亩补贴二十斤化肥。收成要是比往年差,农技站按市场价补差价!34;
老李终于松了口:34;放心,大爷肯定支持你们工作!俺家地都种上这个丹江一号!34;
34;放心!34;小王拍拍胸脯,34;我每周都会去您地里看看,有啥问题随时解决!34;
就这样,一袋袋种子终于被领走。铁柱看着乡亲们的背影,长舒一口气:34;多亏了之前的群众基础打得好,不然这推广阻力估计小不了...34;
方稷点点头,目光落在正在给老乡讲解播种要点的小王身上。
这些年轻人,就像春天的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他们用乡亲们听得懂的语言,把先进的农业技术一点一滴地传播开来。
傍晚时分,最后一袋种子也被领走。孙兴华擦了擦汗,对方稷说:34;明天开始,咱们分头下乡指导播种。您放心,有这些农技员在,保证把技术送到每块地里!34;
方稷知道,要改变乡亲们世代相传的种植习惯并不容易,但只要有一个好收成,会给大家带来信心,来年就会有更多人加入:3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4;
喜欢。
第203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