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费。34;
     34;这...这不可能!34;他的声音突然拔高,引得路过办公室门口的几个学生侧目而视,34;我在《经济研究》上发表过十二篇核心论文!我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你们不能...34;
     34;王教授,34;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公事公办的冷漠,34;您发表在《经济评论报》上的言论已经在统战部挂了号。校长亲自批示,像您这样公然诋毁工农阶级的学者,不配在社会主义大学任教。34;
     王福重坐在回老家的车上还在生气,手指轻轻敲击着真皮扶手,接到电话,学校开除自己就算了,竟然族谱还要除名自己?
     34;除名?34;他嗤笑一声,34;一群守着祠堂的老古董。34;
     王福重他漫不经心地盘算着:大伯公去年心脏搭了个支架,三叔公的孙子还在自己推荐的研究所就职,至于那几个姑婆姨婶,逢年过节不都眼巴巴等着他带的进口保健品?
     王福重慢条斯理地抚平西装褶皱,心想这次回去正好把祖宅东厢房改造成书房,反正族里那些破规矩,还不是要靠他这个34;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4;撑门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路过县城时,他特意让车停在最贵的茶叶店前:34;要两斤明前龙井,包成礼盒。34;老板点头哈腰的样子让他很受用,这才是他熟悉的秩序。
     直到迈进祠堂门槛时,他还在盘算着怎么用34;学术自由34;的说辞搪塞过去。
     可当烛光映照出族老们铁青的脸色,他脸皮突然抽搐起来。
     34;你们...你们知道我在《经济研究》...34;他的声音卡在喉咙里,因为突然发现祠堂的横梁上,不知何时挂起了34;劳动光荣34;的新匾额,而落款赫然是县里所有自然村的联名。
     管家递来的行李箱里,整整齐齐码着他这些年寄回来的34;孝亲费34;,分文未动。
     当晚的宗族会议比想象中来得更快。当他拖着行李箱回到祖宅时,祠堂的青铜烛台全部点亮,十二位族老端坐在祖宗牌位前。大伯公一杖砸在青砖地上,飞溅的碎屑划过他的脸颊。
     34;跪下!34;三叔公厉声喝道,34;对着列祖列宗说清楚,你是怎么把39;耕读传家39;的祖训忘干净的!34;
     族谱在香案上摊开,毛笔蘸着朱砂划过他的名字。二姑婆突然冲上来撕扯他的西装领口:34;你现在吃着公粮骂农民?34;老人枯瘦的手指扯出一块泛黄的奖章,34;劳模奖章你配戴吗?34;
     祠堂外传来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县里来的卡车满载着愤怒的村民。
     不知谁用白漆在影壁上刷了34;数典忘祖34;四个大字,在月光下泛着惨白的光。管家悄悄塞给他一张车票:34;走吧,族里已经把你的户口迁出去了。34;
     暴雨突然倾盆而下,王福重站在十字路口,王福重彻底慌了,站在街头歇斯底里地大喊:
     “这个世界不让说真话!你们这是迫害!是打压学术自由!”
     可路人只是冷冷看着他,有人甚至啐了一口:“呸!你也配谈‘真话?农民的血汗都被你骂成‘懒惰了,你还有脸叫屈?!”
     人民的怒火,正义的回击
     全国上下,工人、农民、学生纷纷声讨王福重和那些无良媒体:
     “没有农民种地,你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这种‘专家就该挂路灯!”
     “封杀得好!让他尝尝什么叫‘社会淘汰!”
     舆论彻底反转,曾经追捧王福重的媒体纷纷划清界限,他的“高论”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方稷站在田埂上,望着金黄的麦浪,对社员们说道:“同志们,这就是人民的力量!谁敢侮辱劳动者,谁就是自取灭亡!”
     社员们高举农具,齐声呐喊:“人民万岁!劳动光荣!”
     而王福重,只能蜷缩在阴暗的出租屋里,看着窗外沸腾的民意,终于明白,“不是世界不让说真话,而是你的‘真话,根本就是放屁!”
    喜欢。
  

第182章 道德红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