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8章 等麦子抽穗再走[2/2页]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微笑小油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连多年不出门的老汉都让儿孙搀着来了。马支书临时搬来八仙桌当讲台,结果被围得水泄不通。
     34;让让!让让!34;红脸膛的张铁牛扛着块门板挤进来,34;再加排座位!34;他胳膊上的肌肉虬结,门板往地上一放,震起一片尘土。几个半大孩子立刻猴儿似的窜上去占位置。
     马春燕今天特意换了件干净的蓝布衫,正忙着给新来的乡亲发资料——那是她用复写纸连夜誊抄的《旱作小麦技术要点》,字迹虽然歪扭,但一笔一画格外认真。有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拽她衣角:34;燕姐,俺娘说女娃也能学不?34;
     34;咋不能?34;马春燕蹲下身,把资料折成小飞机塞进女孩手里,34;方老师说,种地不分男女!34;
     突然人群骚动起来。方稷拄着花椒木拐杖走来,身后跟着抱教具的铁柱。不知谁带头鼓起了掌,噼里啪啦像炸了串鞭炮。方稷刚要开口,就被此起彼伏的问候声淹没了:
     34;方专家吃了吗?34;
     34;方老师俺家麦苗出黄点子咧!34;
     34;这技术站天天开课不?34;
     最后是马支书敲着铜锣镇住场面:34;静一静!先让方专家说两句!34;
     方稷站上八仙桌,晨风吹乱他花白的头发。他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乡亲——有抱着婴儿的妇女,有指甲缝里嵌着泥的老汉,还有趴在树杈上的半大小子。阳光透过槐树叶,在无数张黝黑的脸上洒下跳跃的光斑。
     34;乡亲们......34;铁柱拿着喇叭,深吸一口气:34;今天咱们讲39;三看施肥法39;......34;
     课讲到一半,后排突然传来争执声。原来是个花白胡子老汉非要往前面挤:34;俺耳朵背!得听真着!34;他手里攥着个破旧的作业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前几次课的内容。
     马支书赶紧搬来条凳:34;七叔公您坐这儿!34;转身又吆喝,34;后生们照顾着点老人!34;
     更让人意外的是中午休息时大家都没走,十几个妇女端着海碗涌进院子。
     带头的正是那位说34;全村做推广34;的李大娘,她麻利地支起长桌:34;专家先吃饭!俺们妇联组织的39;技术灶39;!34;
     热气腾腾的臊子面摆了一溜,每碗都卧着金黄的荷包蛋。
     下午实操课更是热闹。
     铁柱教大家用水瓶做简易测土仪,村民们竟自发分组比赛。有个穿胶鞋的后生改良了设计,把输液管接到瓶口,引得满堂喝彩。
     马春燕领着妇女组记录数据,认真的看指导的铁柱。
     日落西山时,推广站的门框上已经钉满了自制工具,竹筒雨量计、简易害虫诱捕器、甚至还有用自行车辐条改装的土壤探针。
     34;方老师......34;铁柱帮着收拾教具,欲言又止。
     34;嗯?34;
     34;我想多留段时间。34;年轻人耳根发红,34;我感觉给他们讲完,自己脑子都变得更清楚了。34;
     方稷望向院子里不肯散去的人群。
     34;不急。34;方稷拍拍铁柱的肩膀,声音轻得像在自言自语,34;等麦子抽穗再走。34;
    喜欢。
  

第178章 等麦子抽穗再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