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所以我们在想……34;
     34;环境差异。34;方稷接话,目光扫过三人,34;实验室模拟的干旱是渐进式的,但大田里……34;
     34;老乡们浇水看心情。34;高学斌笑了一声,34;旱的旱死,涝的涝死。34;
     苏丹突然举手:34;我有个想法,会不会是骤旱刺激了这种物质的分泌?就像人突然受冷会打哆嗦一样?34;
     方稷的眼睛亮了起来:34;苏丹这个想法很妙!大田里那些长势最好的39;陇旱1号39;,是不是都种在灌溉条件最差的地块?34;
     高学斌的粉笔34;啪34;地断成两截。老人顾不上捡,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大的问号:34;所以不是缺水本身,而是缺水的39;节奏39;在起作用?34;
     林向荣已经翻开田间记录本,手指飞快地划过一页页数据:34;没错!王屯那块盐碱地,老赵家总忘记浇水,可他家麦子的抗旱性反而最好!34;
     34;等等。34;方稷突然抬手,34;我记得张铁柱上周报过一个异常数据...34;他在公文包里翻找着,掏出一本边缘卷曲的笔记本,34;这里!淅川的有块试验田的灌溉系统坏了,修复后麦苗反而比正常灌溉的长势更好。34;
     苏丹凑过来看,她指着某个数字:34;方老师,您看这个根系活力值!比正常组高了40%!34;
     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彭立新和韩月华抱着厚厚的记录本闯进来,两人脸上都带着熬夜后的亢奋。
     34;重大发现!34;彭立新挥舞着一沓图纸,34;我们分析了连续72小时的生理指标,发现,34;
     34;发现骤旱刺激了特殊物质分泌?34;高学斌笑着打断。
     韩月华惊讶地瞪大眼睛:34;您怎么知道?我们刚做完数据验证!34;
     34;因为这里有个聪明的丫头。34;高学斌指了指苏丹,后者耳根微微发红,34;不过你们的验证数据来得正好。34;
     方稷已经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34;如果我们这个推测成立,那么现行的抗旱育种标准可能都需要调整。
     34;他的笔迹遒劲有力,34;不是单纯追求持续抗旱,而是要选育能对突发干旱做出快速反应的品种。34;
     34;就像训练运动员!34;林向荣突然蹦起来,34;不是一直保持状态,而是掌握快速恢复的能力!34;
     彭立新挤到显微镜前:34;让我看看那个39;抗旱因子39;...天!这结构太特别了!34;他转向韩月华,34;快把昨晚那个异常波形图拿来对比!34;
     实验室顿时热闹得像炸开的锅。高学斌悄悄退到方稷身边,压低声音:34;老方,这事要是验证了,咱们的育种方向可就要大调整啊。34;
     韩月华举着张图纸:34;匹配上了!那个特殊波形正好对应糖蛋白分泌高峰!34;
     34;立即设计新实验。34;方稷拍板,34;一组模拟渐进式干旱,一组模拟间歇性骤旱。林向荣负责田间验证,苏丹继续分析分泌物成分。34;
     韩月华起身准备要回实验室:34;我再去做一遍电泳确认。34;
     高学斌笑着摇摇头,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34;看来我这把老骨头也得加班了。34;他翻开本子,里面全是手绘的麦穗图谱,34;得重新评估这些年收集的种质资源。34;
    喜欢。
  

第156章 新突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