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的清晨,公社大院里人头攒动。三乡来的农户坐了满满当当,有抽旱烟的老汉,有包着头巾的妇女,还有几个穿中山装的年轻人拿着小本子坐在前排。
孙兴华在门口支了张桌子,登记参会信息。张铁柱和董为民在院里摆开各种农具和样品。冯知微正给几位好奇的老农讲解土壤酸碱度检测方法,不时引起阵阵惊叹。
34;老乡们,静一静!34;公社书记敲了敲茶缸,34;今天请省里的专家给咱们讲讲科学种麦!34;
方稷走到前面,没拿讲稿,只捧着把金黄的麦穗:34;各位叔伯婶子,种麦如养儿。咱们今天不讲课,就聊聊怎么让麦子长得壮实。34;
会场顿时轻松起来。有个豁牙老汉笑道:34;这专家说话中听!34;
张铁柱适时推上来一台新式播种器,手掌上的老茧在阳光下格外显眼:34;乡亲们看,这个叫播种器,能保证每粒种子深浅一样、间距均匀,比撒播省种三成!34;
34;吹吧?34;后排有人质疑,34;俺祖辈都是扬手撒种!34;
董为民立刻接话:34;大叔,您来试试!34;他拉着那位黑脸汉子到院中央,手把手教他操作播种器。随着34;咔嗒34;声,麦粒整齐地落入松软的土箱里。
34;咦,中!中!真不赖!34;说完还绕回刚刚走过的地方,仔细看着刚刚播种的情况。
方稷举起麦穗:34;这是39;陇旱1号39;,我们想请大伙儿帮忙试试,看它在咱们这儿服不服水土。这个车是让大家带回去播种用的。34;
34;专家,俺想问一下,如果不种专家指定的这陇旱1号,车俺们还能带走吗?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方稷举起麦穗的手微微一顿,随即露出温和的笑容:34;当然能带走!这车啊,就是专门给乡亲们准备的,不管种啥品种都行。34;
他话音未落,会场里立刻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几个坐在后排的老汉交头接耳,有个包着蓝头巾的大婶直接站起来:34;专家,不种你这麦种也给车?34;
孙兴华赶紧上前解释:34;大婶,这拖拉机是县里特批给参加试验的乡用的。34;他故意拉长声调,引得众人都伸长脖子,34;要是种39;陇旱1号39;的,我们还免费提供配套的化肥农药,派技术员上门指导!34;
张铁柱适时推上来一辆小推车,上面堆满写着34;陇旱1号34;的种子袋:34;乡亲们看,这麦种颗粒饱满,每袋都多给半斤做保险!34;
孙兴华穿梭在人群中分发小卡片,上面画着简单的记录表:34;参加试验的乡亲,每月我们上门收一次数据,收成好的另有奖励!34;
中午休息时,方稷注意到有个精瘦老汉独自蹲在墙角,捏着几粒麦种反复端详。他走过去蹲下:34;大叔,有啥不放心的?34;
老汉抬头,浑浊的眼睛里闪着精光:34;方专家,这麦种真能耐瘠薄?俺青峰乡的地可瘦得很!34;
34;所以特意请您来啊!34;方稷指向孙兴华,34;我们小孙选三个乡,就是要看它在不同地里的表现。您那儿的地最金贵!34;
老汉的眉头舒展开来,从怀里掏出个布包:34;这是俺家祖传的39;老红芒39;麦种,你们专家也给研究研究?34;
方稷郑重地接过,取出几粒放在掌心观察:34;好种!颗粒饱满,胚芽完整。大叔,咱们这样,您一半地种我们的,一半种您的,秋后比比看!34;
喜欢。
第151章 农户试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