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方稷蹲在田垄间,手把手教学生们测量麦穗粒数。远处,农大的校车载着新一批实习生正缓缓驶来,车身上34;旱作农业未来之星34;的标语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望着远处驶来的校车,方稷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对身边的助手说:34;去准备一下,今天这批实习生里有几个好苗子。34;
34;方老师!方老师!真的是您!34;一个带着浓重东北口音的年轻声音在背后响起。
方稷转过身,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小伙子站在面前,剑眉星目黝黑的脸上写满激动,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本翻旧的《旱作农业技术手册》。
34;我是北大荒农场的张铁柱!34;小伙子声音有些发颤,34;我家种的就是您研究的39;冬星39;小麦!34;
方稷微微一怔,记忆突然闪回到那片黑土地,当时郑怀山教授身体不好,还在东北坚持实验,驯化麦种。
那是34;冬星34;品种刚研究时,他亲自在北大荒蹲点了整整一个播种季。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轮廓,渐渐和记忆中那个总爱蹲在田埂上看他做实验的半大孩子重合起来。
34;铁柱?34;方稷不确定地问,34;张地马家的孩子?34;
张铁柱的眼圈瞬间红了:34;您还记得!那年我爹总是去药草给你们补身子防病,我还天天跟着您下地...那年扎大棚的时候,您还夸我们扎的好...34;
方稷的声音柔和下来,34;怎么想到考农大?34;
34;我爹是想让我和他学医,但是我一直记得您说过......34;张铁柱挺直了腰板,一字一顿地重复着记忆中的话,34;39;要想让更多土地长出好麦子,就得培养更多懂麦子的人39;。34;
试验田里忽然安静下来,只有风吹麦浪的沙沙声。方稷望着眼前这个目光坚定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34;方老师,34;张铁柱突然深深鞠了一躬,34;请让我跟着您学种麦子!我不怕苦,北大荒零下三十度的冬天我都下过地!34;
方稷扶起年轻人,在他结实的肩膀上拍了拍:34;好孩子。不过在我这儿,可不光是下地那么简单。34;他指向远处的实验室,34;从土壤分析到基因测序,从田间管理到政策研究,都得学。34;
34;我学!34;张铁柱眼睛发亮,34;您让我学啥我就学啥!34;
34;铁柱,知道为什么39;冬星39;能在旱年高产还不怕冻吗?34;方稷突然问。
张铁柱不假思索:34;因为根系发达,能吸收深层土壤水分。34;
34;这是书本答案。34;方稷蹲下身,拨开一丛麦苗,34;你看这片地,表层五厘米是干的,但十厘米以下还有墒情。39;冬星39;的秘密在于,它能感知水分分布,主动把根往湿处扎。34;
张铁柱若有所思:34;就像人要知道往哪里使劲......34;
方稷赞许地点点头:34;搞农业也是这样。有的人一辈子在田里打转,却摸不透土地的脾气;有的人坐在办公室研究数据,却从没闻过麦苗的清香。34;他站起身,望向远方,34;你要做既能读懂大地语言,又能把这种语言转化成科学的人。34;
喜欢。
第145章 深藏功与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