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2章 高原上的分兵突进[1/2页]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微笑小油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方稷赶回农业部,浑身的衣服都因为赶路变得灰扑扑的,军绿色挎包里装着四份手写预算表,在火车上还在不停的修改,方稷知道经费紧张,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门卫老张头瞅见他,特意从传达室端出个搪瓷缸:34;方技术员,喝口热水再上去,那群老学究正吵得凶呢。34;
     会议室里的争论声隔着门板清晰可闻。方稷推门时,正听见农科院育种所的张所长拍桌子:34;在海拔4500米种青稞?还不如直接给藏民发全国粮票!这经费不拨给我们,拨给他胡闹吗?34;前段时间张所长申请的项目被院里以资金紧张为理由暂缓搁置了。
     34;这是方稷同志寄回来的样本。34;周部长把一穗青稞推到桌子中央,金黄的穗粒在实木桌面上滚了半圈,34;比当地品种增产三成。34;
     财务科的孙干事也不是很赞同这次的审批:34;运一吨化肥到阿里要多少运费?都已经够在河北建个养猪场了!我们应该集中力量干大事!34;
     方稷默默放下挎包。他注意到角落里坐着个陌生面孔,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女同志,两条粗辫子垂在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前襟,正用钢笔在本子上飞快记录。当张所长说到34;劳民伤财34;时,她笔尖狠狠划破了纸页。
     34;我来汇报具体方案。34;方稷敲门进屋,展开手绘地图,藏青色钢笔线标注着四大试验区的海拔梯度,34;不需要额外运化肥,我们发现了牦牛粪里的耐寒菌群......34;
     那个女同志突然抬头,34;您是说用当地牲畜粪便做菌肥吧?34;她说话带着明显的江浙口音,却精准复述出方稷论文里的数据,34;我看过您发回来的资料,这能降低75%运输成本。34;
     会议室突然安静。周部长敲敲茶缸:34;忘了介绍,新调来的沈墨同志,浙大农学系高材生,主动申请进藏。不能抛下任何地区的发展,不作为也是一种态度,谁要是有这种态度,我看他就不适合在这个位置继续坐着。34;
     周部长的话一锤定音,终结了这次争吵,这几天以来天天都是这些反对的声音,难道这个孩子难养就不养了吗?今天把话说的重一些,也是为了避免大家自我意识过强,忘记了全国人民是一个大集体。
     六月的羌塘草原依然飘着雪粒子。方稷带着先遣队抵达那曲时,公社书记格桑连帐篷都没给他们准备。34;上次来的专家,34;这个满脸风霜的藏族汉子踢了踢地上枯萎的苗茬,34;留下三麻袋冻死的麦子就走了。34;
     沈墨蹲下身扒开冻土,指甲缝里立刻塞满冰碴:34;方老师,这里永久冻土层比资料显示的浅20公分。34;她抬头时,两条辫子已结满冰霜,34;咱们或许能尝试浅层播种?34;
     当晚的队务会上,畜牧局派来的藏族向导诺布一直沉默。
     直到方稷拿出改良菌肥,这个年轻人突然用生硬的汉语问:34;牦牛粪......真的能变成肥料吗?34;
     34;不是变。34;沈墨认真的解释,34;是唤醒沉睡的部分菌群。34;
     帐篷外突然传来喧哗。格桑带着几个牧民闯进来,手里拎着半麻袋青稞:34;技术员!看看你们带来的好种子!34;倾倒而出的麦粒里混着大量黑穗病菌。
     方稷捻起一粒病变麦种,心猛地沉下去这是典型的种子带菌。沈墨已经戴上橡胶手套开始分离病菌。
     诺布突然想起有一块适合做实验基地的地方:34;往西三十里,有片背风的温泉谷地。34;
   

第82章 高原上的分兵突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