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瑞士国际农业期刊编辑部的办公室里,主编霍夫曼博士推了推金丝眼镜,将方稷的论文稿件递给对面的审稿专家。
     34;克劳斯,你看看这篇——中国农科院关于小麦抗病基因的突破性发现。34;
     克劳斯教授——一位头发花白的遗传学专家,接过稿件,快速浏览了一遍摘要,眉头渐渐皱起。
     34;这个分子标记定位……34;他指着图表,34;如果是真的,将彻底改变抗锈病育种的格局。34;
     霍夫曼点点头:34;我已经联系了苏黎世大学的费舍尔教授,他愿意做同行评议。34;
     克劳斯翻到参考文献部分,突然停顿:34;等等,这里引用的1973年《苏联农业科学》的那篇论文……34;
     34;有问题?34;
     34;那期杂志因为印刷错误被全部召回,市面上几乎没有流通。34;克劳斯眼中闪过一丝锐利,34;能引用它的人,要么真有门路,要么……34;
     霍夫曼会意,轻轻敲击桌面,34;先发表吧,总会有人验证的。34;
     ————
     苏黎世大学图书馆的橡木长桌前,吴鸿光正慢条斯理地翻阅着一本皮质笔记本。他身着剪裁考究的灰色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如水,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跨国种子间谍网的掌控者。
     34;先生。34;秘书轻声走近,将最新一期的《国际农业科学》放在桌上,34;您要的中国方面的论文。34;
     吴鸿光没有立即查看,而是继续写完手中的笔记,才优雅地摘下眼镜,用绒布仔细擦拭。
     34;费舍尔教授那边谈得如何?34;他的声音温和,带着旧式知识分子的儒雅。
     秘书面露难色:34;他坚持要百分之三十五的专利分成……34;
     34;呵。34;吴鸿光轻笑一声,重新戴上眼镜,34;告诉汉斯,找个人教一教这位教授规矩好吗?下次见面时,我希望教授能学的39;礼貌39;一点。34;
     他翻开期刊,目光在方稷的论文标题上停留片刻,唇角微扬:34;有意思……34;
     秘书小心翼翼地问:34;要联系这位方研究员吗?34;
     34;不急。34;吴鸿光合上期刊,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敲击,34;先查查他的底细——最近五年发表的论文,人际关系,特别是......34;他顿了顿,34;政治倾向。34;
     窗外飘起细雨,吴鸿光望着玻璃上蜿蜒的水痕,忽然问道:34;香港研讨会的邀请函发了吗?34;
     34;发了,但中方尚未回复。34;
     34;再加个筹码。34;吴鸿光从内袋取出支票本,34;以39;国际农业进步基金会39;名义设立五万美元奖金,专门表彰抗病育种突破。34;
     农科院的保密会议室里,方稷将港城来的烫金邀请函放在桌上。
     34;亚太农业发展研讨会?34;林副主任皱眉,34;往届从未邀请过我们。34;
     34;因为往届我们没有39;冬星39;。34;方稷指着邀请函落款处的组委会名单,34;看这个顾问名单——第三位,Hong.Guang.WU。34;
     郑国栋猛地站起来:34;吴鸿光?!34;
     34;他上钩了。34;陈雪咬着嘴唇,34;但那里超出我们的管辖范围,太危险了。34;
     方稷沉默片刻,抬头看向墙上的中国地图:34;如果我们能拿到他窃取我国种质资源的直接证据……34;
     34;不行!34;林副主任断然拒绝,34;你是冬星项目的核心,绝不能冒险。34;
     方稷从公文包取出一份档案:34;这是安全部刚破译的情报——吴鸿光已经通过黑市搞到了云南野生麦种,正在菲律宾做商业育种。34;他声音低沉,34;如果不阻止,三年后我们的小麦出口将面临国际专利壁垒。34;
     会议室陷入沉寂。窗外,一片梧桐叶飘落在窗台上。
     深夜的实验室里,方稷正在调整论文的最后一组数据。陈雪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杯热茶。
     34;方工,这么晚了还在改?34;
     34;嗯。34;方稷揉了揉太阳穴,34;要让假数据经得起推敲,又不能泄露真实信息。34;
     陈雪将茶杯推到他面前:34

第43章 与虎谋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