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的是豆子,再往前......34;他突然拍腿,34;想起来了!六八年这儿堆过从云南运来的磷矿粉!34;
方稷和郑国栋对视一眼——云南矿粉可能含有特殊微量元素,与冬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互作效应!
34;取样!根系、茎叶、土壤全都要!34;方稷掏出小刀,34;再查查当年矿粉的运输记录!34;
县委大院里,高音喇叭正在广播抗旱通知。方稷走进会议室时,十几个生产队长正在激烈争论。
34;水库就这点水,凭什么先供你们大队?34;
34;我们靠近干渠,理应优先!34;
县委书记老周敲敲茶缸:34;吵什么吵!方技术员来了,听科学安排!34;
方稷展开一张手绘地图:34;根据土壤墒情监测,我建议实施39;三级轮灌制39;。34;他用红蓝铅笔划分区域,34;重旱区每周供水一次,中度旱区十天一次,轻旱区半月一次。34;
34;这不公平!34;一个年轻队长站起来,34;我们村全是盐碱地,本来就......34;
34;正因为考虑到土壤差异。34;方稷打断他,指向地图上的紫色标记,34;你们村的地下水矿化度高,我已经申请调配了改良剂。34;他转向众人,34;这不是简单的分水,而是一场精确调度。34;
会议室门突然被推开,陈卫国风尘仆仆地闯进来:34;方技术员!有公社发明了39;驴车滴灌39;,效果特别好!34;
他身后跟着个黝黑小伙,手里拿着个简陋的装置——废旧油桶焊上输液管,架在驴车上缓慢渗水。
34;这法子一天能浇五亩地!34;小伙腼腆地说,34;比大水漫灌省水六成。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方稷眼前一亮:34;立刻画图纸,全县推广!34;
深夜的农技站灯火通明。方稷正在研究土壤样本,陈雪匆匆推门进来:34;刚接到山东报告,部分地区发现蝗蝻!34;
34;果然来了。34;方稷沉声道,34;通知各公社立即启动39;三查制度39;:查虫卵、查蝻虫、查成虫。34;
陈卫国忧心忡忡:34;农药不够怎么办?去年储备的都用在棉铃虫上了。34;
34;用土办法。34;方稷翻出本发黄的手册,34;这是我插队时记录的:苦楝树汁兑草木灰,驱蝗效果能达到60%。34;
老周书记凑过来看:34;苦楝树咱这儿不多啊......34;
34;配合人工扑打。34;方稷快速写着方案,34;每百亩组织十个扑蝗队,用网兜和薄膜拦截。34;他抬头看向众人,34;最关键的是——保护好那批特殊麦苗!34;
一个月后,天空终于积聚起乌云。方稷站在试验田边,望着那些挺过旱灾的麦子——蜡质麦株已经扩繁到二十亩,长势明显优于普通品种。
张满仓蹲在地头,小心翼翼地把几株最好的麦穗系上红布条:34;留种用。34;他咧嘴笑着,34;俺们叫它39;铁秆旱不死39;。34;
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郑国栋跳下车,手里挥舞着一份电报:34;云南回信了!那种蜡质性状确实由单个显性基因控制!34;
方稷接过电报,手指微微发抖。电文最后还有一行小字:34;矿粉样本已找到,含特殊稀土元素,可促进蜡质合成。34;
34;太好了!34;陈雪欢呼,34;这下可以大规模......34;
她的话被突如其来的雨滴打断。豆大的雨点砸在干涸的土地上,激起细小的尘土。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欢呼。
喜欢。
第39章 抗旱大会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