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多抢回几年光阴。但是也就是几年。34;
     当晚的送行饭吃得格外沉默。王大婶蒸了屉粘豆包,按东北习俗寓意34;牢牢粘住福气34;;马团长贡献了珍藏的虎骨酒,给每人倒了小半盅;连最穷的李光棍都拎来串干蘑菇,说是给郑老师路上补身子。
     34;都耷拉个脸干啥?34;郑怀山强打精神笑道,34;我是去海南享福,又不是......34;
     34;呸呸呸!34;王大婶赶紧拍着木桌子三下还往地上啐了三口,34;百无禁忌!郑老师指定长命百岁!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地马闷头收拾药材,忽然掏出个红布包塞给郑怀山:34;贴身带着,避瘴气的。34;
     方稷瞥见是枚古朴的铜钱,上面34;乾隆通宝34;的字样已经磨平——前世他在民俗展见过,这是东北采参人的护身符,号称能34;吊命三日34;。
     第三天清晨,送行的队伍一直排到村口。郑怀山穿着大伙凑补缝的百衲衣,老李家的全活人给缝的,每针每线都是祝福,这些村里的人,是真的愿意把福气和命分给郑怀山,郑怀山也是真的热爱这里的每一个人,他被张地马和马团长一左一右搀着。
     方稷提着行李跟在后面,里面装着老乡们塞的各式34;宝贝34;:王大婶纳的千层底布鞋,红背心家腌的酸菜,甚至还有李光棍不知从哪搞来的军用罐头。
     34;都回吧!34;到了吉普车前,郑怀山转身拱手,34;等冬星丰收了,我请大家吃白面饺子!34;
     人群却不动。突然,王大婶带头唱起了《北大荒人的歌》,粗犷的调子惊飞了树梢的麻雀。郑怀山站在车门前,瘦削的背影在朝阳中微微发抖。
     是个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马团长和郑怀山站在麦堆前,背后横幅写着34;1952年垦荒模范34;。
     34;拿着。34;马团长声音沙哑,34;郑老蔫儿要是...要是撑不住,给他看看这个。34;
     吉普车启动时,从后窗看见老乡们仍在挥手。王大婶突然追着车跑了几步,把个热乎乎的布包塞进来:34;刚烙的糖饼!路上吃!34;
     车驶上国道,郑怀山终于忍不住咳了起来。张地马立刻从药箱取出个竹筒,点燃里面的草药后凑到老人鼻下:34;吸两口!34;
     中午在绥化军用机场郑怀山和张地马休息,明天就能登机,方稷去邮局给海南发了电报。张地马用银针给郑怀山施针,老人胸口插着七八根细如发丝的银针,呼吸却平稳了许多。
     34;方工啊。34;张地马突然说,34;俺有个不情之请。34;
     34;您说。34;
     34;等郑老师病好了,能不能...给俺们屯弄个卫生所?34;老汉搓着手,34;不用多讲究,有听诊器、血压计就中!34;
     方稷心头一热。前世资料显示,正是77年冬,国家启动了34;赤脚医生34;培训计划。
     34;不光卫生所。34;他握住张地马粗糙的手,34;我还要申请在基地设农技站,请您当顾问!34;
     老汉的眼眶瞬间红了。他转身假装整理药箱,肩膀却微微发抖:34;中...中啊!俺家那小子,做梦都想当大夫......34;
     军队演习的声音惊醒了郑怀山。老人睁开眼,恍惚间喊了声:34;黑珍珠...数据记了吗?34;
     34;记了!34;方稷赶紧掏出笔记本,34;发芽率92%,比预计高7个百分点!34;
     34;好...好...34;郑怀山虚弱地笑了,34;等到了海南,让国栋试试用黑珍珠和抗锈病种杂交......34;
     休息室里,张地马变戏法似的摸出个陶罐,里面是用老山参炖的鸡汤。方稷小心地喂郑怀山喝了几口,老人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点血色。
     34;方稷啊。34;郑怀山突然说,34;要是我...我是说万一......34;
     34;没有万一!34;方稷打断他,34;您得亲眼看着冬星丰收,看着咱们的种子播遍全国!34;
     窗外是无边无际的黑土地。方稷想起临行前马团长的话:34;黑土地最养人,郑老蔫儿在这活了二十年,肯定能再活二十年!34;
     张地马正在给郑怀山把脉,眉头渐渐舒展:34;脉象稳当了。等到了海南,俺再配副槟榔花的方子......34;
     郑怀山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本数据记录。方稷轻轻给他掖好被子,发现老人枕头下露出照片一角——是马团长给的那张34;垦荒模范34;合影。
     方稷想起临行前夜,王大婶偷偷塞给他的那双鞋垫——纳鞋底的布里缝着张黄符,上面歪歪扭扭写着34;菩萨保佑平安34;。
     这个识字不多的东北女人,用最朴素的方式,为科学家祈求着最珍贵的礼物——时间。
    喜欢。
  

第30章 黑土赤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