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医生等着给你复查。34;
     军区大院的梧桐叶在夕阳中沙沙作响。方稷推开家门。
     34;哥!34;方安从里屋蹦出来,蓝布裤的膝盖处还沾着泥土,34;你怎么回来了?34;
     方稷把网兜放在桌上,里面是农科院食堂买的肉包子和两本《农业科学》杂志:34;爸明天出发,我回来送送。34;他瞥见妹妹手中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画着植物根系图,34;复习得怎么样?34;
     34;生物没问题!34;方安拽着他袖子往厨房走,34;看我种的番茄!34;
     窗台上的破搪瓷盆里,一株矮壮的番茄苗已经挂果,青涩的果实上还带着水珠。方稷用手指轻触叶片,立刻认出这是冬星项目培育的抗病品种。
     34;哪来的种子?34;
     34;你上次落口袋里的。34;方安狡黠地眨眼,34;我就拿来种了。34;
     厨房飘出炖肉的香气。母亲周淑芬正往灶膛里添煤,抬头时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住:34;稷儿回来啦?正好,今晚有你爱吃的红烧肉。34;
     方稷来到爷爷的书房门开着,老人正在灯下擦拭那枚燕京大学的校徽,面前摊着本发黄的相册。
     34;郑教授好些了?34;爷爷问。
     方稷望向相册,那是1936年燕大农学系的毕业合影,年轻的郑怀山站在后排,笑容灿烂如朝阳,34;就是腿上的旧伤....不过拄着拐杖还好..34;
     34;爸回来了。34;方安突然在门口探头,34;还带了客人!34;
     客厅里,父亲方振国正和一个穿军装的中年人说话。
     见方稷进来,那人立刻敬礼:34;方工!久仰!34;
     34;这是军区农场的张场长。你母亲刚刚给我办公室拨了电话说你回来了,上次张场长特意来问过,不过你在广交会,这一拖也半个月了34;父亲介绍道。34;这次特意来请教冬小麦越冬问题。34;
     张场长从挎包掏出个布包,小心展开:34;您看看这病斑,我们试了三种农药都不见效。34;
     方稷捏起叶片对着灯光观察,立刻认出是北方常见的锈病变异株:34;得用硫磺粉加石灰水,比例1:3。34;
     34;就这么简单?34;张场长瞪大眼睛。
     34;简单?34;方稷笑了,34;硫磺粉要筛得比面粉还细,喷洒得卡在露水将干未干时。34;他随手在台历背面画出喷雾器改良图,34;用这个喷嘴,雾滴才能均匀。34;
     张场长如获至宝地收好图纸,临走时突然说:34;方工,您要是有空能来给我们指导指导吗?34;
     方稷当然答应,方振国本来是想留张场长吃晚饭,可是张场长并不愿意,紧赶慢赶要回去赶快把解决方案回去给大家说了,而且要赶快安排喷雾器的改良。
     晚饭时,周淑芬正把最大的一块肉夹到方稷碗里。
     34;妈。34;方安突然说,34;我申请和导师也要在试验田研究育种了,后面可能要长期住校了。34;
     34;吃饭。34;父亲突然打破沉默,34;明天再说。34;
     饭后,方稷在院子里帮母亲收衣服。夜空中的星星很亮,像撒了把银钉。
     34;稷儿。34;周淑芬突然问,34;农科院...女同志多吗?34;
     34;还挺多的,毕竟妇女能顶半边天。34;
     34;我不是说这个。34;母亲把晾衣绳上的被单扯得哗啦响,34;我是说...像安安这样的姑娘,以后...找对象怎么办?34;
     方稷这才明白母亲的忧虑。在七十年代,农业工作者确实被视为34;泥腿子34;。
     34;妈,现在不一样了。34;他接过沉甸甸的被单,34;冬星项目里,女研究员占三成呢。34;
     回到屋里,方安做题:34;哥,你看这道题。34;方安拽他坐下,34;39;光合作用效率与作物产量关系39;....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稷看着妹妹密密麻麻的笔记。
     34;安安。34;他轻声问,34;真想好了?34;
     方安放下钢笔,从书包里取出个笔记本:34;你看。34;
     本子里贴着从各种报刊上剪下的农业新闻,每篇旁边都有她工整的批注。方稷翻到最新一页,呼吸为之一窒,那是《人民日报》关于冬星项目的报道,旁边画着个扎麻花辫的小人,正举着麦穗高喊:34;我要成为方稷这样的科学家!34;
     34;妈就是担心我吃苦。34;方安突然说,34;可哥你知道我在学校试验田发现什么吗?34;她神秘兮兮地从床底拖出个瓦盆,34;野生大豆!抗病性特别强!34;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盆里那株不起眼的绿苗上。方稷轻轻触摸叶片,瞬间认出这是黄淮海地区罕见的野生品种,前世直到九十年代才被鉴定出特殊基因。
     34;怎么找到的?34;
     34;就在学校后山!34;方安眼睛亮得像星星,34;我偷偷做了杂交实验,成活了三株!34;她翻出张皱巴巴的纸,34;看,性状记录!34;
     方稷看着妹妹稚嫩却严谨的记录,突然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传承。不是血脉,不是技艺,而是这份对土地近乎本能的挚爱。
     34;哥,你会支持我的对吧?34;方安突然问,34;就像...郑教授支持你一样。34;
     院外传来吉普车的引擎声。方稷望向窗外,看见父亲正在检查行李。
     34;当然。34;他揉揉妹妹的头发,34;野生大豆是你说要住校开始实验的事情吗?34;
     方安点点头。
     方稷笑了从摸出个布包:34;给你。算是给你的奖励。34;展开是块崭新的上海牌女式手表,在广交会看着合适妹妹就买了,但是没想到妹妹这么棒,这野生大豆的事情其实也很大,毕竟我国是黄豆第一出口国,但是方稷真的是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但是有些事情他真的忙不过来,方安绝对将来是农业科学的闪闪新星。
     方安还是小女孩心性,看到表高兴的不行。
     晨光微熹时,方稷帮父亲装车。
     34;爸,祝你一切顺利,平安归来。34;
     引擎轰鸣中,34;走了。34;父亲关上车门,又摇下车窗,34;对了,韩树理的案子...牵连出几个大人物。你们最近小心。34;
     回到屋里,方安已经整装待发,崭新的手表戴在纤细的手腕上略显宽松,却衬得她眼里的光芒更加明亮。
     方稷知道,在某个平行时空里,已经有一位杰出的女农学家,正用她培育的新品种,养活着千千万万人。而现在,这个时空的方安,也将走上同样的道路。
     窗台上那盆番茄,不知何时已经悄悄红了半边脸。
    喜欢。
  

第26章 青云之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