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学化39;!明天就这么讲!34;
     农业展览馆的主会场人头攒动。方稷的发言被安排在下午,可他刚坐下就被邻座搭讪:34;方工吧?我是山东农科院的老王。34;黝黑汉子掏出一把花生塞给他,34;您那套旱地播种法,我们想引进......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上午他收了十几张名片,笔记本上记满各地农技站的求助。中午休息时,个戴眼镜的姑娘挤过来:34;方工,能请教个问题吗?34;她翻开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方稷报告中每个数据。
     谈话间方稷得知她叫林静,是河北农大的助教。当她说出34;我们那儿的盐碱地34;时,方稷眼睛一亮:34;试过石膏改良吗?34;
     34;试过,但成本......34;
     34;掺粉碎的玉米芯。34;方稷在餐巾纸上画出示意图,34;比例3:1,能降六成成本。34;这是他在前世参与过的科技扶贫项目。
     林静如获至宝地收好餐巾纸,又突然红着脸问:34;您...您有对象吗?34;
     方稷一口茶水险些喷出,幸好广播及时救了他:34;请方稷同志到主席台准备......34;
     站在聚光灯下,方稷望着台下数百双期待的眼睛,忽然想起青山公社晒谷场上的乡亲们。
     他调整话筒,声音沉稳而清晰:34;各位前辈,我今天汇报的与其说是技术创新,不如说是对农民智慧的总结提炼......34;
     演讲结束时的掌声持续了五分钟。会后,部里的领导特意留下他:34;小方同志,你们年轻人思路活。有没有兴趣牵头个课题组?34;
     回程火车上,李教授翻着厚厚一叠合作意向书,乐得合不拢嘴:34;咱们所今年要扬眉吐气了!34;他突然正色,34;部里要给咱们拨一台电子计算机,指明要你负责。34;
     方稷望向窗外飞驰的田野。麦收刚过,地里留着整齐的麦茬,远处拖拉机正在翻耕。这个年代,全国只有不到百台计算机,农科院系统更是凤毛麟角。
     34;我想先完善数据库结构。34;方稷斟酌着说,34;把各试验点的土壤数据标准化......34;
     34;你懂编程?34;李教授敏锐地抓住关键。
     34;自学过一点BASIC语言。34;方稷微笑。实际上,他前世参与过农业大数据平台开发,但此刻只能归功于34;兴趣34;。
     火车经过隧道时,车窗变成一面模糊的镜子。方稷在倒影里看见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年轻人,蓝布衬衫口袋里别着三支钢笔,那是各地同行硬塞给他的礼物。
     这年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礼仪就是赠送钢笔,自己也愿意接受这些“前辈”们的好意,并给他们一些,本应该再过一段时间才能研究出的方向,作为自己的赠礼。
     有些错误的弯道,如果可以少走,那就尽量让我们少走一些,每当有新的技术突破,方稷都觉得,自己回来的意义可能就在此。
     回到农科院那天,门卫老张神秘兮兮地叫住他:34;方工,有您包裹。34;里间桌上放着个扎麻绳的木箱,寄件人写着34;青山公社王34;。
     撬开箱盖,浓郁的酱香扑面而来。五罐辣酱整齐排列,下面垫着厚厚的信纸。王队长的字迹歪歪扭扭:34;方技术员:按您说的方法种的新品种辣椒,亩产翻番......34;信末附着十几户村民的签名,李老栓的名字旁边还画了个烟袋锅。
     方稷拆开另一张对折的纸,是虎子用铅笔画的34;试验田丰收图34;,角落里歪歪扭扭写着:34;方哥哥,蝈蝈下崽了。34;
     方稷也很高兴!看到大家越来越好心里也畅快!
     当晚的实验室灯火通明。方稷把辣酱分给加班的同事,自己则对着计算机说明书陷入沉思。这台DJS130型机内存只有32K,却承载着他将农业知识系统化的梦想。
     34;方工!34;陈雪风风火火推门进来,34;所长特批您明天去中关村听讲座!34;她递过通知单,又变魔术似的掏出个饭盒:34;趁热吃,大师傅专门给您留的细面窝头。34;
     咬开酥脆的外皮,鲜香的韭菜味让方稷想起青山公社的第一顿晚饭。
     那时他刚结束十四小时的颠簸,李老栓当时说,队里就缺懂技术的人。要是能帮上忙..吃饭的事儿好说。还给自己递了一个窝头。方稷知道那是李老头自己从口粮里省给自己吃的。
     34;对了。34;陈雪走到门口又转身,辫梢在灯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34;您让我盯的那批杂交苗,分蘖数出来了,平均9.2个!34;
     方稷的钢笔尖在记录本上顿出个蓝点。这个数据远超时代平均水平,但他只是平静地点点头:34;明天开始控水处理。34;
     夜深人静时,方稷独自站在试验田边。初秋的夜风拂过麦苗,发出细雨般的沙沙声。他弯腰触摸叶片,指腹传来微微的刺痒感——这些生命正在他带来的知识中悄然蜕变。
     远处办公楼还亮着几盏灯,其中就有他明天要去的计算机房。在那里,一个连接全国农技站的数据库即将诞生。方稷抬头望着星空,突然很想给李老栓写封信,告诉他:那些山枣核,已经在更广阔的土地上发芽了。
    喜欢。
  

第13章 润物无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