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9章 冰消水暖待相逢[2/2页]

金陵烬未央卷 作家小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帮他松了松腰带,又将那方黛玉绣的帕子塞进他袖袋,34;放好了,别弄丢了。34;宝玉点点头,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窗外,像是能穿透晨雾,看到潇湘馆的方向。
     茗烟跑进来说,荣庆堂的戏班已经搭好台子,锣鼓家伙都搬来了,就等开戏。34;还有,北静王府的马车已经到门口了,王爷和王妃一早就过来道贺呢。34;宝玉听着,心里却只想着黛玉,不知道她起床了没有,那件石榴红的袄子穿在身上,是不是像梦里那样好看。
     34;袭人姐姐,你说我要不要带支梅花去?34;他突然问道,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34;就带......就带昨日那枝朱砂梅的同款,她见了定喜欢。34;
     袭人笑着说:34;带吧,我这就去折一枝来。34;她转身出去,心里却想着,这傻二爷,哪里是带梅枝,分明是带着满心的欢喜去见心上人呢。
     荣庆堂里,贾母已经端坐在太师椅上,穿着件石青色的团花锦袄,头上戴着赤金镶珠的抹额,精神矍铄。北静王和王妃坐在一旁,王妃正拉着贾母的手说笑,说早就听说荣国府的林姑娘才貌双全,今日定要好好见见。
     宝钗走进来时,引来一阵夸赞。她穿着件藕荷色的袄子,头上簪着支珍珠钗,温婉得体。34;宝丫头越来越俊了。34;王妃笑着说,又问,34;林姑娘呢?怎么还没来?34;
     宝钗刚要回话,就见平儿匆匆进来,笑着说:34;来了来了,林姑娘这就来了。34;话音刚落,众人就见黛玉款步走进荣庆堂,石榴红的袄子在晨光中像团跳跃的火焰,头上的金步摇随着脚步轻轻晃动,鸽血红的宝石折射出细碎的光。
     宝玉站在廊下,正好与她目光相接。四目相对的刹那,时间仿佛静止了。他看见她眼角的笑意,像春风拂过湖面,漾起圈圈涟漪;她看见他眼底的星光,比荣庆堂的灯笼还要亮,藏着说不尽的欢喜。黛玉的脸颊倏地红了,慌忙低下头,指尖绞着袄子的衣角,却忍不住又抬眼望过去——他手里果然握着枝朱砂梅,花瓣上还凝着晨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34;林丫头来了,快过来坐。34;贾母笑着招手,打破了这片刻的静谧。黛玉依言走到贾母身边,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声音轻得像羽毛:34;给老太太、王爷、王妃请安。34;
     王妃拉过她的手,细细打量,赞道:34;果然是个标致的姑娘,难怪宝二爷天天念叨。34;黛玉的脸更红了,偷偷瞥了眼宝玉,见他正傻愣愣地站在那里,手里的梅花枝都快被捏断了,不由得抿嘴笑了。
     正说着,外面传来太监的唱喏声:34;圣旨到——34;
     众人连忙起身接旨。只见传旨太监昂首走进来,展开明黄的圣旨,尖细的声音在荣庆堂里回荡:34;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荣国府忠良之后,遭奸佞构陷,实属冤枉。今元凶伏法,特为尔府昭雪,恢复原职俸禄。府中财物,悉数归还。望尔等日后谨守臣节,再创佳绩。钦此。34;
     34;谢主隆恩!34;贾母带领众人跪地谢恩,声音里带着哽咽。宝玉和黛玉并排跪着,他能闻到她发间的梅香,她能感受到他衣袖扫过手背的温热,隔着短短几尺的距离,两颗心却像贴在了一起。
     接完圣旨,荣庆堂里一片欢腾。北静王笑着说:34;这下可好了,往后咱们常来常往,再不必忌讳什么。34;贾母连连应着,眼角的泪还没干,嘴角却已笑得合不拢。
     宝玉趁乱走到黛玉身边,把那枝朱砂梅往她手里塞:34;给你。34;声音压得极低,只有两人能听见。黛玉接过梅枝,指尖触到他的温度,像被烫了似的缩了缩,却紧紧攥住了那抹艳红。
     34;谢...谢谢。34;她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蚋,耳尖却红得快要滴血。
     宝玉看着她泛红的耳根,心里像喝了蜜似的甜,刚想说些什么,就被袭人拉着去给北静王道谢。他一步三回头,见黛玉正把梅枝插进鬓边,石榴红的袄子映着艳红的梅,美得像幅画。
     第六折 戏文唱彻意难平
     午时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荣庆堂的戏台上,锣鼓声咚咚锵锵地响起来,戏班开始唱《牡丹亭》。宝玉坐在贾母身边,眼睛却总往黛玉那边瞟。她坐在王妃身旁,正端着茶盏听戏,侧脸在阳光下透着玉般的温润,鬓边的朱砂梅随着她的呼吸轻轻晃动。
     34;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34;台上的杜丽娘咿咿呀呀地唱着,水袖翻飞,眼波流转。宝玉听得心猿意马,想起昨夜黛玉窗台上的梅影,想起她素笺上的诗句,手里的茶杯都快捏碎了。
     王妃看出了端倪,笑着对贾母说:34;瞧这两个孩子,眼神都黏在一处了。老太太,不如就趁着今日的好日子,把他们的亲事定下来?34;
     贾母笑得眼睛眯成了缝:34;王妃说的是,我也正有此意。等过些日子,请个好媒人,挑个良辰吉日,就把这事办了。34;
     黛玉听见这话,脸颊34;腾34;地红了,慌忙低下头,假装喝茶,耳根却红得透了。宝玉在那边听见,乐得差点蹦起来,手里的茶盏一晃,茶水洒了满襟,引得周围人一阵笑。
     34;你这猴儿,急什么。34;贾母点着他的额头,眼里满是宠溺,34;等戏散了,让你父亲和琏儿合计合计,定不会委屈了林丫头。34;
     宝钗坐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既有欣慰,又有几分淡淡的怅然。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是上好的雨前龙井,却品不出往日的清香。薛蟠在她身边吃得正香,见她出神,塞给她块桂花糕:34;妹妹怎么了?这糕好吃,你尝尝。34;
     宝钗摇摇头,笑着说:34;没事,就是觉得今日的戏唱得好。34;
     台上正唱到《惊梦》,杜丽娘梦遇柳梦梅,情意绵绵。宝玉看得痴了,想起那年在大观园里,他也曾像柳梦梅一样,跟着黛玉的身影跑遍了每个角落。他悄悄从袖袋里掏出那方黛玉绣的帕子,摊在膝上,梅枝下的蝴蝶像是要从布上飞出来似的。
     34;林妹妹,你看这帕子......34;他借着给黛玉递茶的功夫,把帕子凑到她面前。黛玉低头一看,见他把自己绣的蝴蝶摩挲得发亮,脸颊又是一红,伸手想抢,却被他攥得紧紧的。
     34;给我。34;她压低声音,眼里却带着笑意。
     34;不给,这是我的宝贝。34;宝玉耍起了赖,手指却轻轻碰了碰她的指尖,像触电似的缩回。两人的小动作被贾母看在眼里,笑得合不拢嘴。
     戏唱到《回生》,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终成眷属。台下掌声雷动,宝玉却拉着黛玉的手往外跑:34;走,我带你去个好地方。34;
     34;哎,你慢点......34;黛玉被他拉着,裙角飞扬,鬓边的朱砂梅掉落在地,被风吹着滚了几滚,停在戏台边。
     两人跑到沁芳闸边,这里的冰已经化了大半,露出碧绿的水,几只鸭子在水里欢快地游着。宝玉喘着气,看着黛玉发红的脸颊,笑着说:34;你看,这里的水都暖了,过几日,咱们就能在这里放风筝了。34;
     黛玉点点头,望着远处的潇湘馆和怡红院,墙已经拆了,露出里面的青竹和海棠。她想起那些被困在墙两边的日子,想起那些隔着墙传递的帕子和梅枝,突然觉得,所有的等待都值得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宝玉,34;她轻声说,34;你还记得那年你给我折的桃花吗?34;
     34;记得,怎么不记得。34;宝玉挠挠头,34;你还说我是39;呆雁39;。34;
     两人相视而笑,笑声落在水面上,惊起几只水鸟,扑棱棱地飞向蓝天。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像裹着层金色的纱。远处传来戏班的唱腔,34;情至深时,生死可逾34;,风吹过,把这句唱词送得很远很远。
     第七折 梅边重逢意渐浓
     暮色四合,荣庆堂的宴席还在继续,宝玉却拉着黛玉来到了城外的梅园。这里的朱砂梅开得如火如荼,远远望去,像片燃烧的云霞。晚风拂过,梅香阵阵,带着沁人心脾的甜。
     34;你看,我说过这里的梅花开得最好。34;宝玉指着最深处的一株,那株梅树又高又大,枝头缀满了花苞,有的已经怒放,有的还含苞待放,34;那年我偷偷折的就是这株的枝子,被老太太骂了一顿,还罚我抄了三遍《论语》。34;
     黛玉笑着说:34;原来你也有挨罚的时候。34;她走到梅树下,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花瓣,花瓣落在她掌心,带着淡淡的香。
     宝玉从怀里掏出那幅未完成的梅图,展开给她看:34;你看,我画了好久,总觉得少了点什么。34;画上的梅枝虬劲,却空荡荡的,没有赏花人。
     黛玉拿起他的笔,蘸了点朱砂,在梅树下添了个小小的人影,穿着石榴红的袄子,鬓边簪着朵梅。34;这样就好了。34;她轻声说,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纤细的线条。
     宝玉看着画上的人影,又看看眼前的黛玉,突然抓住她的手:34;林妹妹,等过些日子,我就去求老太太,让她把你许给我。到时候,我们天天来这里看梅,好不好?34;
     黛玉的心跳得飞快,手被他攥得紧紧的,掌心都出了汗。她点点头,声音带着点发颤:34;好。34;
     晚风吹过,梅枝轻轻摇曳,落了他们满身花瓣。宝玉低头看着她,眼里的星光比天上的月亮还要亮:34;林妹妹,我......34;他想说些什么,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咳嗽打断。
     黛玉连忙从袖袋里掏出帕子,给他擦嘴:34;怎么了?是不是着凉了?34;
     宝玉摇摇头,接过帕子,见上面绣着的青草间,还藏着只小小的玉色蝴蝶,翅膀半张,像是正要飞向梅枝。他把帕子揣进怀里,笑着说:34;没事,就是太高兴了。34;
     两人在梅树下站了许久,谁都没有说话,却觉得有说不尽的话。远处传来荣国府的方向传来阵阵鞭炮声,是下人们在庆祝解封。黛玉靠在梅树上,看着宝玉的侧脸,心里的暖意像潮水般涌来。
     34;我们回去吧,老太太该担心了。34;她轻声说。
     宝玉点点头,拉着她的手往回走。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交叠在一起,像是再也分不开。路边的野草已经冒出了新绿,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像是在祝福这对历经磨难的有情人。
     回到荣国府时,宴席还没散。贾母见他们回来,笑着说:34;去哪儿了?让我们好等。34;
     宝玉和黛玉相视一笑,没有说话,却把彼此的手攥得更紧了。宝钗看着他们,端起酒杯笑道:34;今日是好日子,咱们都喝一杯,祝老太太福寿安康,祝荣国府越来越好。34;
     众人纷纷举杯,酒杯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窗外的月光皎洁如水,洒在荣国府的每个角落,像是在温柔地注视着这一切。
     第八折 水暖梅香待花期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潇湘馆的湘妃竹抽出了新的嫩芽,翠绿得像要滴出水来。黛玉坐在窗前,看着紫鹃收拾她的嫁妆。那些箱子里装着她母亲留下的首饰,还有贾母这几日送来的新衣裳,满满当当的,堆了半间屋子。
     34;姑娘,这对玉镯真好看。34;紫鹃举起一对羊脂玉镯,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34;是老太太特意让人从库房里找出来的,说是当年太夫人的陪嫁。34;
     黛玉点点头,心里暖暖的。宝玉昨日派人送来封信,说他父亲已经请了媒人,定在下月初六上门提亲。信里还夹着片朱砂梅的花瓣,想必是从他鬓边摘下来的。
     34;袭人姐姐说,二爷正在学写请帖呢。34;紫鹃笑着说,34;写得歪歪扭扭的,还不让人看,说是要亲手写给姑娘。34;
     黛玉拿起那片花瓣,放在鼻尖轻嗅,梅香里仿佛还带着宝玉的气息。她走到桌边,铺开信纸,想给他写回信,笔尖落下,却只写了34;安好34;二字,剩下的空间,都画满了小小的梅花。
     窗外传来宝玉的声音,他在院子里喊:34;林妹妹,快出来看!34;
     黛玉放下笔,跑到院子里,见宝玉正牵着只风筝,风筝是只蝴蝶形状的,翅膀上绣着梅枝,正是她帕子上的图案。34;你看,我让茗烟做的,像不像?34;他笑着松开手,风筝34;呼34;地飞上天空,在蓝天下翩翩起舞。
     34;像!太像了!34;黛玉拍手笑道,眼里的笑意像揉碎的星光。
     宝玉走到她身边,从怀里掏出支梅花簪,簪头是用赤金打造的,镶嵌着细小的红宝石,正是一朵栩栩如生的朱砂梅。34;给你。34;他小心翼翼地给她簪在鬓边,手指轻轻拂过她的发丝,34;等成亲那日,我就用这支簪子娶你。34;
     黛玉的脸颊红得像熟透的苹果,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远处的护城河水潺潺流淌,岸边的柳树抽出了新绿,荣国府的红梅开得正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她知道,最冷的寒冬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已经到来。那些曾经的困顿和磨难,都化作了此刻的相守与欢喜。就像这梅,历经风雪,终会绽放;就像这水,熬过冰封,终会流淌。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在这水暖梅香的时节里,等待着属于他们的花期,绚烂而绵长。
    喜欢。
  

第289章 冰消水暖待相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