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34;李大人抬腿往里走,34;请长史带路吧。34;
王府书房里,忠顺王正坐在榻上抽水烟,见李大人进来,连忙放下烟杆,咳嗽几声:34;李大人稀客啊,快请坐。34;他的脸色蜡黄,眼窝深陷,看着确实病得不轻。
李大人开门见山:34;王爷,本官就直说了。荣国府查出一封书信,说去年从江南采买的木料,实为王府所用,不知可有此事?34;
忠顺王的烟杆34;当啷34;一声掉在地上,烟灰撒了一榻:34;胡说!本王与荣国府素无往来,怎么会用他们的木料?李大人,这定是有人栽赃陷害!34;
34;是不是栽赃,查一查便知。34;李大人看向长史,34;去把去年的采买账册拿来,尤其是关于木料的。34;
长史面有难色:34;大人,去年的账册......不小心被虫蛀了,怕是......怕是看不清楚了。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虫蛀了?34;李大人冷笑,34;这么巧?正好蛀了关于木料的部分?34;他站起身,34;既然王府的账册看不了,那本官就只能去大观园看看了,想必那些木料还在,一查便知。34;
忠顺王的脸色变了又变,最终叹了口气:34;罢了,李大人既然如此坚持,本王就实说了吧。去年确实从赖大之子那里买过些木料,不过是些边角料,给府里的小世子做些玩具,不值一提,没想到竟被人拿来做文章。34;
34;边角料?34;李大人挑眉,34;据本官所知,那些木料都是上好的金丝楠木,价值连城,用来做玩具,未免太奢侈了吧?34;
忠顺王的额头渗出冷汗:34;这......这是误会,其实是......是本王想给母亲做个寿材,又怕引起非议,所以才......34;
34;王爷不必解释了。34;李大人打断他,34;本官只想知道,赖大之子现在何处?34;
忠顺王眼神闪烁:34;这......本王也不知道,他收了钱就走了,再也没联系过。34;
李大人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起身告辞:34;既然如此,本官就先告辞了。若是王爷想起什么,随时派人去衙署告知。34;
走出王府,暮色已浓。李大人回头望了望那高耸的院墙,心里暗暗思忖:忠顺王显然在隐瞒什么,那批金丝楠木绝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而赖大之子的失踪,恐怕也与这件事有关。
回到衙署,李大人立刻让人去查赖大之子的下落,又让人去大观园查看那些木料的来历。他知道,这件事背后一定还有更大的隐情,而荣国府,恐怕只是这盘大棋中的一颗棋子。
与此同时,荣国府里,宝玉正守在黛玉床边。黛玉的烧已经退了些,只是依旧昏睡不醒。宝玉握着她的手,看着她苍白的脸颊,心里暗暗祈祷:希望这场风波能快点过去,让她能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
窗外的月光越来越亮,照在黛玉恬静的脸上,像蒙上了一层薄纱。宝玉知道,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他都会陪着她一起面对,绝不会让她一个人承受。
第五折 蛛丝马迹露端倪
赖大之子的尸身是在永定河下游发现的。茗烟带回来的消息像块巨石砸在荣国府的水面上——尸体被水泡得发胀,手里却死死攥着半块玉佩,上面刻着个34;顺34;字,正是忠顺王府的标记。
34;二爷,这玉佩......34;茗烟的声音发颤,他刚从官府回来,靴底还沾着河边的淤泥,34;官府的人说,赖大的儿子是被人勒死的,然后抛尸河中,那半块玉佩,是唯一的线索。34;
宝玉捏着那半块玉佩,玉质温润,切口却很整齐,显然是被人故意掰断的。他想起昨天在忠顺王府,忠顺王闪烁其词的样子,心里渐渐有了答案——赖大之子的死,定与那批金丝楠木有关,而忠顺王府,就是幕后黑手。
34;走,去见李大人。34;宝玉站起身,将玉佩揣进袖中,34;这玉佩,或许能让他看清真相。34;
刚走到门口,就见林之孝匆匆跑来,手里拿着封信:34;二爷,江南来的急信,说是......说是盐运使在狱中自尽了,临死前留下了这封信,指名要交给您。34;
宝玉拆开信,信纸粗糙,上面的字迹却很工整:34;荣国府与盐案无关,皆因小人贪赃枉法,诬陷忠良。今自知罪孽深重,唯有一死谢罪。另,十年前曾受林御史所托,保管一箱密信,现藏于江南织造局后院的银杏树下,望贾二爷取回,以证贾政公清白。34;
宝玉的手猛地一抖,信纸飘落在地。他想起黛玉父亲林如海,一生清廉,没想到竟在暗中为贾政留下了如此重要的证据。34;林之孝,备马,我要去江南!34;
34;二爷,使不得!34;林之孝连忙拉住他,34;李大人刚派人来说,让您留在府中待命,而且......而且姑娘还病着,您走了,谁来照顾她?34;
宝玉这才想起黛玉还在病中,心里一阵纠结。他捡起信纸,紧紧攥在手里:34;那你立刻派人去江南,务必取回那箱密信,告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34;
林之孝领命而去。宝玉转身往潇湘馆走,刚进院门,就见紫鹃慌慌张张地跑出来:34;二爷,不好了!姑娘醒了,说要去见李大人,拦都拦不住!34;
宝玉冲进内室,只见黛玉正挣扎着下床,身上还穿着睡衣,脸色苍白得像纸。34;你要去哪?34;宝玉连忙扶住她,34;你的病还没好,不能下床!34;
34;我要去见李大人。34;黛玉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34;我想起一件事,或许能帮父亲洗清嫌疑。34;
34;什么事?你告诉我,我去说。34;宝玉扶她躺下,给她盖好被子,34;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别再劳心费神了。34;
黛玉摇摇头,抓住宝玉的手:34;十年前,我父亲曾告诉我,他在江南查盐案时,发现有一批官盐被人私自挪用,运往了北方,而负责押运的,正是忠顺王府的人。他当时怕打草惊蛇,没有声张,只偷偷记录下了押运的时间和路线,藏在了......藏在了一本《南华经》里,就在我的妆奁里。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宝玉的眼睛亮了:34;真的?那本《南华经》我见过,是你父亲留给你的遗物。34;
34;嗯。34;黛玉点点头,34;你快去拿来,交给李大人,或许能证明父亲和贾政公都与盐案无关,真正的幕后黑手,是忠顺王府。34;
宝玉不敢耽搁,连忙去黛玉的妆奁里找出那本《南华经》。书页泛黄,里面果然夹着一张泛黄的纸,上面用小楷记录着押运官盐的时间和路线,每一处都标注着忠顺王府的记号。
34;太好了!34;宝玉激动地说,34;有了这个,父亲就可以洗清嫌疑了!34;他拿起纸,就要往外走。
34;宝玉。34;黛玉叫住他,眼神里带着担忧,34;你要小心,忠顺王府势力庞大,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34;
宝玉回头,对她笑了笑:34;放心吧,我会小心的。等事情了结了,我就带你去江南,看看你父亲曾经待过的地方。34;
黛玉点点头,看着宝玉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心里暗暗祈祷:一定要平安回来。
宝玉拿着那张纸,直奔李大人的衙署。他知道,这张纸不仅关系到贾政的清白,更关系到荣国府的命运。他必须尽快交给李大人,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宝玉却觉得心里异常平静。他想起黛玉苍白却坚定的脸,想起父亲焦急的眼神,想起贾母担忧的目光,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但他知道,他不能退缩,为了自己爱的人,为了荣国府,他必须勇敢地走下去。
第六折 力证清白破迷局
李大人的衙署灯火通明。当宝玉将那张记录着押运官盐路线的纸递过去时,李大人的眼睛瞬间亮了,他反复看着那张纸,又对照着从盐运使那里搜出的账册,脸上露出了了然的笑容。
34;好!好!好!34;李大人连说三个好字,猛地一拍桌子,34;真相终于大白了!原来真正私通盐商、挪用官盐的,是忠顺王府!他们不仅自己贪赃枉法,还想栽赃给贾政公,用心何其歹毒!34;
宝玉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34;大人,现在可以还家父一个清白了吧?34;
34;当然可以。34;李大人站起身,34;贾二爷,你放心,本官明天就上奏朝廷,禀明真相,还贾政公一个清白。至于忠顺王府,本官也绝不会放过他们!34;
宝玉松了口气,向李大人深深一揖:34;多谢大人主持公道。34;
34;贾二爷不必多礼。34;李大人扶起他,34;这还要多谢林姑娘细心,若不是她想起这张纸,恐怕真相还要被埋没很久。34;
宝玉想起黛玉还在病中,心里惦记着她,便起身告辞:34;大人,晚辈告辞了,府中还有病人需要照顾。34;
34;去吧。34;李大人点点头,34;替我向林姑娘问好,告诉她,她父亲的冤屈,很快就能洗清了。34;
回到荣国府,已是深夜。宝玉直奔潇湘馆,见黛玉还没睡,正坐在窗前等他,连忙走过去:34;我回来了。34;
黛玉看到他,眼里闪过一丝安心:34;事情怎么样了?34;
34;都解决了。34;宝玉握住她的手,把李大人的话告诉了她,34;明天他就会上奏朝廷,还父亲和你父亲一个清白,忠顺王府也会受到惩罚。34;
黛玉的眼眶一下子红了,积压了多日的委屈和担忧终于化作泪水流了下来。宝玉轻轻替她擦去眼泪:34;好了,别哭了,事情都过去了。34;
黛玉摇摇头,靠在宝玉怀里:34;我不是哭,我是高兴。父亲一生清廉,终于可以沉冤得雪了。34;
宝玉紧紧抱着她,感受着她微微的颤抖:34;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了,我会保护你,保护荣国府,绝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你们。34;
窗外的月光透过竹帘照进来,温柔地洒在两人身上。黛玉闭上眼睛,感受着宝玉温暖的怀抱,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安宁。她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只要有宝玉在身边,她就什么都不怕。
第二天一早,李大人果然上奏朝廷,禀明了事情的真相。皇帝大怒,下令彻查忠顺王府,很快就搜出了大量贪赃枉法的证据。忠顺王被革去爵位,贬为庶人,流放边疆。那些曾经依附忠顺王府的官员也受到了牵连,一时间,京城官场震动。
荣国府的冤屈终于得以洗清。贾政官复原职,虽然经历了这场风波,他却变得更加沉稳和睿智。贾母也松了口气,特意在府里摆了宴席,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宴席上,宝玉特意给黛玉夹了块她爱吃的冰糖雪梨,笑着说:34;现在可以安心了吧?34;
黛玉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像一朵在雨后悄然绽放的梨花。她知道,这场风波虽然过去了,但它留下的印记却永远不会消失。它让她明白了人性的复杂,也让她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夜深了,宴席散去。宝玉送黛玉回潇湘馆,两人走在寂静的园子里,月光洒在小路上,留下长长的影子。
34;宝玉,34;黛玉突然停下脚步,看着他的眼睛,34;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一起面对,好吗?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宝玉紧紧握住她的手,郑重地点点头:34;好,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一起面对。34;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往前走去。月光下,他们的身影紧紧依偎在一起,仿佛要永远这样走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第七折 雨过天晴意未央
荣国府的海棠花在雨后开得格外娇艳。宝玉陪着黛玉坐在沁芳闸边的石凳上,看着水中嬉戏的锦鲤,心情像这天气一样明朗。
34;听说李大人因为查破了这桩大案,被皇上升了官,调到吏部去了。34;黛玉手里拿着本书,却没看,只是望着远处的蘅芜院,那里的菊花已经开了,黄的、白的、紫的,像一片彩色的云霞。
34;嗯,34;宝玉点点头,34;父亲说,李大人是个难得的清官,这次能升官,也是实至名归。34;他从袖中掏出个小巧的香囊,递给黛玉,34;这是我让袭人做的,里面装着你喜欢的兰草香,你带在身上。34;
黛玉接过香囊,放在鼻尖轻轻嗅了嗅,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34;谢谢你,宝玉。34;
34;跟我还客气什么。34;宝玉笑着说,34;对了,母亲说,等你病好了,就带你去城外的庄子住些日子,那里空气好,适合养病。34;
黛玉的眼睛亮了:34;真的?那太好了,我早就想去看看了。34;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紫鹃匆匆跑来,手里拿着封信:34;姑娘,二爷,江南来的信,说是......说是林大人的冤案已经彻底平反了,朝廷还追封了他为文忠公呢!34;
黛玉接过信,手指有些颤抖。她拆开信,仔细读着,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她的父亲,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荣誉。
宝玉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道:34;好了,别哭了,应该高兴才对。34;
黛玉点点头,擦干眼泪,对宝玉笑了笑:34;我高兴,我真的很高兴。34;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黛玉靠在宝玉的肩膀上,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她知道,这场风波虽然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痛苦和担忧,但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更加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34;宝玉,34;黛玉轻声说,34;我们以后就这样,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好不好?34;
宝玉紧紧握住她的手,郑重地点点头:34;好,我们以后就这样,安安稳稳地过日子。34;
远处传来丫鬟们的说笑声,新的一天开始了。荣国府的朱漆大门缓缓打开,迎接新的阳光,也迎接着那些充满希望的未来。
而沁芳闸边,两个年轻的身影依偎在一起,像一幅最美的画,定格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里。
只是,他们都知道,平静的日子或许不会太久。京城的官场风云变幻,荣国府的命运也依然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但他们相信,只要彼此相爱,彼此扶持,就一定能度过未来的风风雨雨,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雨过天晴,阳光正好,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喜欢。
第283章 风波再起破残局[2/2页]